天空後的天空:4組希望被你聽見的馬來西亞音樂人
BY:老黃瓜
(圖片來源: 天空音樂節FB以及歌手FB. 部分簡介內容取自音樂節官方介紹.)
關于一場音樂節,留下的除了當下的氛圍與記憶,另一個重點我相信就是認識了誰,往後關注了誰的音樂,挖掘了什麽寶藏。
和Freshmusic另外兩人跋山(也有涉水)從新加坡上金馬倫參加“天空音樂節”。由于自己重感冒的緣故,因此兩天白天的演出幾乎都錯過,都只有緣看了傍晚後的表演。關于此戶外音樂節對于新馬的意義,以及或可再改善的行政問題等已有不少人論及,因此只想分享此行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馬來西亞音樂人。
或許再早幾年,對于馬來西亞原創音樂,或多或少還是停留在流行與民謠的既定印象,風格的多變性相對不大。提起馬國音樂人,海外人士能馬上提及的大概也就是那幾個名字,可其實這幾年已經悄然有了巨大變化。
這回在“天空音樂節”有幸見識了不少優秀馬來西亞音樂人的表演,挑出了4組想要推薦的單位。
1. Arvan 阿爾梵
簡介:ARVAN阿爾梵,馬來西亞‘新晉’搖滾樂團,組合成立至今不到一年,兩位樂團的靈魂人物Aki黃淑惠和Aluba卻早以他們所積累的作品在馬來西亞文化藝術領域奠定了一定的地位。
如果說戴佩妮的樂團魂分身是佛跳牆,那麽阿爾梵或許就是Aki的。甚至,我更喜歡阿爾梵中的Aki,因爲和別人的合作展現了她的更多創作與搖滾方面的可能性,更爲極致的她。阿爾梵尚未發行專輯,但目前已經透過巨木音樂的光合作用單曲計劃,先釋出好幾首Live作品。好幾首作品聽下來,無論是從現場欣賞那些更加爆裂且還沒曝光的作品,還是戴耳機聽已經見光的單曲,期待值都在不斷飙高,是筆者目前最期待發片的樂團之一。
推薦曲:
最易入手,也被Aki形容爲阿爾梵最能“大合唱“的主打歌型單曲,莫過于《留下我》。
關于阿爾梵的極致,那可以從《夢》下手。
2. Ryota 涼太
簡介:4歲便離開日本來到馬來西亞生活,Ryota在成長過程中經曆過很多環境的轉變,但一直都鍾情于音樂。12歲開始創作,自中學起就以樂團的方式和朋友一起玩音樂。喜歡的音樂曲風有Dreampop, R&B 和Hip-hop等。
Ryota其實在這次音樂節沒有自己的Solo演出,而是作爲阿爾梵的合唱嘉賓,當下演出就讓筆者馬上驚豔。可以低吟也可以metal般的呐喊撕裂,之前尚未接觸過他的作品,回新途中趕緊惡補他在光合作用計劃的好幾首單曲,發現是另一番誠摯風景。
Aki在台上跟Ryota說,你以後大紅大紫不要忘了我。我說,嗯,Ryota的未來是很有機會撐起一片天的,因爲他確實有迷人的磁場,而且某個部分上會讓我想起小宇。(但音樂不像,可都具有許多可變性。)
推薦曲:
同樣先從最容易入屋的開始,從童年想要卻買不起的鋼琴,訴說了生活中沒有對錯的矛盾,是一首直戳內心的作品。這是Ryota涼太和Aki合作的《童年》, 近來筆者反覆播放的單曲.
童年長大後的模樣,也可以當作是《童年》的現實後續,自然而然要推薦《大人兒歌》。
3. Euseng Seto + Kent Lee
簡介:在現在的輪迴中,Euseng Seto 將東方情境融合了環境電子音樂中。如同他自我形容的 “實驗性的亞洲聲音”。Kent Lee 則是深受英倫搖滾的”速食時代”的貝斯手和主唱。以一種疏離的方式來演奏貝斯,並結合了一種特殊創新的技巧讓他們的結合獨樹一格。
在群山環繞,17度的夜空下現場聽著有爆發力的Ambient電音演出,是一次特殊的體驗,絕對跟室內欣賞完全不同。孤陋寡聞的筆者從不知他們的存在,有幸在音樂節接觸,看見另一抹馬國的音樂風景,其實內心是蠻興奮的。
推薦曲:
很難從今年Euseng Seto發行的專輯《sub:side》直接挑作品,因爲是一張講求整體性的氛圍。不過可從這個Rooftop Live視頻來感受。
4. Jack 林尚奕
簡介:11歲的天才烏克麗麗演奏家Jack林尚奕,2014年與烏克麗麗的邂逅,讓潛在的小宇宙被激發。2017年,代表馬來西亞去到美國加州,站上了國際舞台的Jack,並沒有被炫麗的煙火氣影響,依然故我地與烏克麗麗相處得不亦樂乎。
11歲的時候你記得你在做什麽嗎?也許你很厲害算數學題,很厲害玩某個電動,很厲害頂嘴或任何等等,那都是成長的一部分,沒有非得劃分什麽來得更優秀。如果說有何不同,就是當你看著11歲Jack小小的身軀站在大大的舞台,本來的腼腆害羞,一旦彈起烏克麗麗就神采飛揚,好像一個音樂猛獸。
他未來的路是什麽樣子,筆者不知道,因爲還很難說,但實在太想介紹這個弟弟,也警醒你和我,不要忘記生活中的極致。
筆者知道還有許多有待被更多人認識的馬國音樂人,無奈這次生病無法親自鑒賞現場演出的魅力,因此還在慢慢接觸中。無論如何,海報名單是個可以開啓旅程的第一步,歡迎組建你的新喜好。另一筆者推薦的, 就是巨木音樂的 “光合作用” 單曲計畫合輯, 是認識馬國音樂人的入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