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老黃瓜
小時候我很喜歡路嘉欣,也說不上確切的原因但就是一種很直覺性的喜歡。雖然「小時候」聽起來好像我們年齡差距很大但其實年齡差不多。為何會有三週年的評論得回到三年前老編在台北和路嘉欣做了專訪,是個聊得非常開心的下午,小路也說了不少在其他訪問不曾說過的過往。當時我說過會在樂評好好書寫我對於《落落大方》的看法。
然而,這件事始終沒發生,因為中間我身體出了一些狀況然後接著Freshmusic Awards的大改版等等人仰馬翻(畢竟我還有本身的正職工作就是當記者,當時我也剛好調組得重新適應很多事情)就沒時間完成。之後,過了對的時間點又找不到時機來寫。
事情就這樣來到2022年,我人生進入38歲的重要轉捩點。年初經歷了對內心極大的衝擊陷入了極度痛苦的邊緣卻又要繼續看起來無恙地活著,工作繼續進行、Freshmusic繼續書寫、FMA繼續擴大辦。直到5月和萬芳進行專訪時,她多次強調「還原」於生命的重要性,「還原」成了我下來幾個月如何走出人生低谷的指引。
這個指引也讓我拾起了好些過往愛著的音樂作品,其中一張就是路嘉欣的《落落大方》,而同名歌曲不知loop了多少次,〈蝕日〉又如何給我能量等等。我也想起了當時訪問曾經說過的話,而對我來說「還原」的過程就包括試著將那些一直想做但沒做成的事,尋找對的時機去執行。於是,我就定下了10月25日《落落大方》實體發行三週年之際完成這篇文字。
這也的確是對的時機,因為Freshmusic第二系列「10年100大」(2011-2020)已經開始籌備,而大家也開始在回聽那10年發行的作品。下來也會請成員,若在回顧那10年作品時有什麼專輯想寫都可隨時這麼做。更多「10年100大」詳情,11月公布。
:::
路嘉欣《落落大方》
發行:種子音樂
製作:威肯互動
製作人:羅宇軒、何山、謝震廷、周已敦
離於愛者無憂無懼,但有愛不死
2019年10月25日,路嘉欣相隔17年實體發行個人第二張專輯《落落大方》。
任何專輯都有可能成為陪伴一個人低落時候的良伴,有千萬種組合可能性成就。三年前初聽時是激動與感動,就像一個十多年沒見然後會時不時想起與惦記的朋友,就在十多年後的那一天帶著作品回來,而聽著這張作品你會聽到那些日子生活給予歌手什麼養分什麼歷練以及她和靈魂操刀手羅宇軒如何就「此時的路嘉欣」來讓你感受到這個歌手這個藝人這個人。
時隔三年再聆聽,尤其筆者早前經歷了人生裡一段崎嶇苦痛的旅程,《落落大方》成為其中一個慢慢拾起勇氣面對那些難堪的安慰。
「做孤島 也容易 對世界太深情
恨記憶 太猶新 對世界還深情」
〈滿洲里〉儘管是路嘉欣在看了電影《大象席地而坐》而有靈感完成的但歌詞跟電影沒什麼關係,不過作品編曲的確營造出電影的氛圍,把我帶回看著這部電影數小時的情境。參與這首歌曲的所有人,包括編曲人蔡旻佑和作曲人艾怡良,都拿出愛來呵護路嘉欣的歌詞。而我不會忘記這個開場曲如何讓我驚艷路嘉欣的變化以及handle這類作品的底蘊。
「擁抱了無光才能坦然去迎接光」
〈蝕日〉率先曝光時已在心底鼓掌,但那時始終沒有仔細理解歌詞,純粹就聽感上的衝擊力而爽快。三年後細看歌詞,那些困住自己的找到了宣洩還有方向。這首歌你會明確聽到詞曲有吳青峰的痕跡,但製作人羅宇軒連同其他編曲人蔡侑良、錢威良和周菲比,打造了一個不是吳青峰不是蘇打綠,就是路嘉欣的作品。
「海有海的煩惱容得再闊再遼也沒人知道」
謝震廷的作品往往最適合演唱的人是他自己。如果這首歌要有女生版,那麼在路嘉欣《落落大方》專輯裡或許是另一個最好的安放。倒也不是不能在其他女歌手的專輯裡,我也能想到幾個能勝任之人,但我無法確定的是這些其他人的專輯concept是否能好好容下這首歌該有的模樣。謝震廷和周已敦聯合製作,編曲人包括創作者及鼓手黃亮傑、鋼琴手張少瑜和貝斯手張以諾。我不知道demo長什麼樣子,但這個版本就是屬於《落落大方》最適合的樣子吧。
「曾經哭著退了一步想,現在笑著退一萬步看那所謂的肝腸寸斷」
〈落落大方〉有張震嶽的曲鄔裕康的詞已經是這個年頭沒幾個歌手有辦法集結到的鑽石組合,編曲人黃宣銘將作品何時該輕輕地讓吉他成為主角何時該加重其他樂器烘托出情緒,分寸都合宜。這也是人陷入難過想要爬起來時必備的歌。
「自由不是無限上崗,欲望也滿足不了欲望,這裡早就不是想去的地方」
〈我一聽見流浪兩個字就想 ____ 〉是我在第13屆FMA時有認真想過是要推這首還是〈蝕日〉去競逐單曲獎的。其實這首作品和〈滿洲里〉有異曲同工之妙,都營造出不知道何去何從的茫然感,而這首情緒更加飽滿,尤其排在專輯後半確實合理。羅宇軒為路嘉欣的詞閉關三天譜曲,混音師則竟是恩師陳偉。該粗糙的該爆裂的該收斂寧靜的一切到位。
「白天不懂夜的黑得一去不回灰得笑中帶淚看錯也無悔」
曾和路嘉欣一起組Lupe度過一段美好樂團時光的Easy沈簡單詞曲編的〈眨眼〉,的確如路嘉欣所言,像是專輯的結束也像一切的開始。直到現在我也未能完全參透歌詞所言,但歌詞玩轉了很多同音詞以及銜接連貫處的雙關,單單欣賞這些已足夠。這也是陳偉另一首參與混音的作品。
其他沒提到參與了這個專輯的名字還有韋禮安和李雨等等。
這樣的黃金陣容即使搬到其他人的專輯,不僅是請不到(例如張震嶽X鄔裕康),即使請到了也鐵定只是我最厭惡的金牌名字堆砌,七八成機率會是張四不像的專輯。然而,在《落落大方》專輯卻完全沒有這樣的毛病,一切順理成章合乎情理,這背後有三個關鍵。
關鍵一:路嘉欣。很多作品都是以路嘉欣的詞為底找人譜曲。這個方向就已經能讓專輯始終以路嘉欣為核心,因為作品都是她想說她要說的。
關鍵二:羅宇軒。我曾說過我對羅宇軒早期的印象就真的只是和周杰倫有關,而無論如何路嘉欣和周杰倫怎麼看都不可能同風格,所以我看到製作人是羅宇軒時我是帶著疑問的,但這張徹底洗掉我的偏見。
關鍵三:愛。路嘉欣不見得是所有曲目最好的演唱者,必須承認路嘉欣一些高音的共鳴點不見得是最動聽的,但你會清清楚楚知道聽到她和團隊愛著這些歌,而他們如何用心呵護這些作品。實體專輯設計的不對稱猶如生活中我們要學會live with it的缺角,而音樂生命力的氣息也可以不需要完美無瑕。另一個重要加分就是路嘉欣聲音辨識度之高,是現在很多女歌手望塵莫及的。辨識度,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那些未提及的作品,其實也是我認為雖然也有愛但仍有不及的,可至少沒有任何一首是差歌。
《落落大方》終究還是一張吃緣分的專輯。我忽然想起了2002年電影《雙瞳》(很巧的路嘉欣第一張專輯也是2002年發行的)其中一個版本結尾螢幕上冒出的四個字「有愛不死」。我不會忘記當時18歲的我看到的時候如何猛翻白眼,還有戲院裡傳來噗疵的笑聲。電影另一版的結尾不是這四個字,而是「因愛生憂,因愛生懼,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懼。」顯然,我更能接受後者。然而,活到這個年紀在經歷了一些事之後,我終於明白為何「有愛不死」。
這是《落落大方》教會我的事。
Fresh指數:8.5/10
推薦Replay:整張,但樂評提到的那些作品優先推薦。
建議Skip: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