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行 Label:台灣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製作人 Producer:熊仔、rgry、李權哲、FunkyMo
到底是個業餘的玩咖?還是個Motherf**ing Pro?
By: 洗碗背包婦
坦白說,熊仔這張最“走心”的專輯《PRO》不見得是他最精彩的專輯。筆者讀了網迷的留言發覺這張新作的口碑不如《夢想成真》來的理想。後者以具杜撰色彩的音樂劇形式透過自視甚高的虛擬角色“豹子膽”探討饒舌圈子常見的好鬥和真實性。整張專輯深沉且具辨析的,每一個顆粒都反映了一位不得志的地下歌手敏銳的思維和精細的製作技巧。而《PRO》的原想構思則是把累積好的作品一一釋放,但統整后還是有一個主軸把專輯串起來,不再是以概念為前提把作品貼緊主題一首首完成。
其實,當年為了完成《夢想成真》他承受了外人所未知的創作壓力,曾陷入了恐慌症的狀態,喪失與人相處的能量,也常自我質疑,屢次必須吞鎮定劑才能繼續工作,畢竟給自己過大的負擔,往往會把自己壓垮。另外,一些對現實的默聲咆哮與內心獨白都有在部分作品中提到,包括為了要勝任一名職業性的藝人,必須要考量商業化,這過程經常跟藝術家的本性產生衝突,不斷地質問自己工作的用意、掙扎的意義等,然後停滯。
沒有了上一張的囂張跋扈,《PRO》更像是一個幕後花絮,記錄對於“夢想職業化”與“職業倦怠”的想法,在內容和風格上溫吞不少。當你無法摘下大眾貼在你身上的標籤時,當夢想成為每天為生的職業時,該如何自處?這三年多的日子裡,熊仔試着透過歌曲的如實記錄,學習忽略那些不是他受眾的人的評論,懂得強調自己的長處和接受脆弱的一面,像是寫日記般的以最擅長的黑色幽默,探討夢想與現實的二元對立面,直白地拋出疑問:當理想與現實邊界變得模糊,要如何懂得不會因夢想成為工作而磨盡熱情,從中得到快樂,進而學會豁達和釋懷。
或許這次往主流的風格,讓這十四首作品少了讓人眼前一亮的特點,專輯里穿插的Skit也因觸及的角度和原本的含義或覺得有些出入而顯得喧賓奪主,〈自信〉與〈啞巴吃黃蓮〉使用的詞藻也讓我覺得還不夠精細,這些都是白璧微瑕的地方。但相比前兩張專輯,這些引人墜入深淵的暗黑作品成熟深層許多,同時也少了可能的炫技感,好讓聽眾更好接收到歌詞的訊息和力量,也更能直視熊仔靈魂最赤裸的體悟。
這次收錄的作品大致上都運用了熊仔在訪問中提到的M.A.Y.A(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原則,在積極完成一些超具創意的事時,達到人們可接受的程度,以下五首核心作品也是如此完成的。由爵士風格的清亮鋼琴聲啟航,邀請了前名rohan mills的WADE DAO演繹詩句,熊仔隨之用特意設計的“嘴巴張不太開”的咬字反覆念着“最可怕的不是失去自信,最可怕的是你開始適應”,襯托出心中的那股絕地信念。這段獨白性展開的自我逼問,證明了他不怕暴露他的不安和自我懷疑。在渴望有人能聽見自己的求救信號的同時,不容許自己向病情妥協,也了解到若真正熱愛創作就得跨越重複的枯燥,這是走出低谷必經的自救療程。〈自信〉作為進入熊仔自我傳體的掏心開場曲里,畫龍點睛的包括了wannasleep的和聲和加拿大雷鬼樂團Magic!成員Mark Pelli的樂器演奏。這些在搭配有點東瀛風格舒適輕快的Jazz Hip Hop旋律以及歌手從開頭的低鳴敘述逐漸轉變成明亮的演繹和那招牌性的迂迴Flow,成品就是個製作嚴謹且設計精心的單曲。
熊仔坦言希望大家聽完專輯後有種“苦笑”的感覺,我想這首盡顯郁意的〈啞巴吃黃蓮〉就足以修成“苦”果。熊仔揭露了夢想成為工作后,產生職業倦怠的經過,一語道破在音樂產業的難處,也對自己的瓶頸自嘲一番。歌詞玩味十足,其中“是誰說玩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但沒人跟我說,玩音樂的小宅男會職業倦怠”與首張專輯里的歌曲〈凶宅〉作了呼應。“我賴着不走and hopefully become周杰倫”似乎反應了創作人在成為《PRO》之前,還有許多需要適應的部分。 專業與否有時候需要捫心自問,這首歌正與後面一首曾博恩的Skit形成了微妙的一問一答。
點題作品〈能火〉來源於“熊”字的拆解,代表熊仔浴火重生,幾乎是首道盡了他所有心態的歌,也是他對於目前人生做的回顧及接下來對人生的期許。在部分歌詞里,他向奉為圭臬的西洋饒舌歌手J.Cole的<hunger on hillside>借鏡,勇敢闡述了歷經娛樂產業價值暗流后的過程起伏:“我身在索尼音樂娛樂,但我知道音樂不只是娛樂”、“這不是那種給你好好聽的,這是那種給我好好聽着”以及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歌不做今年主流的,做那種會千古留着,不是那種變主流的,我是來改變主流的”。熊仔來到此處已開始看清自己的定位並重拾信心,可以坦然面對類似李明依開頭犀利的調侃,回歸王者霸氣。作品除了讓人輕易感受到他完整濃縮在情緒上的漸進式堆疊,另外在通過不賣弄文字造詣的安排,在傳達個人價值觀的同時,讓內容饒富深意。
與<能火>在曲序上安排得精巧的是〈才子〉同樣唱着自己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卻將目標轉向親戚的質疑。“乖孫看你堂哥當了律師,戴勞力士開着勞斯萊斯”、“電腦工程師不當,去上五燈獎” 這些話在多數人眼裡是一種不確定的壓力。最後一段的“但我,找到我的天職 that is why I’m jobless…”則呼應了前面羅大佑的skit,反應了音樂是一種生命,唯有決不放棄才能回應被稱為才子的自己,相信熊仔也想借助這首歌來鼓勵所有正在努力中的創作人。
這次《PRO》專輯找來了好多藝人合作,包括同樣畢業於台大的韋禮安一起完成最後一首<鬧鈴與愛歌>。熊仔帶點玩世不恭的饒舌與韋禮安順暢無比的旋律一拍即合,兩種風格的拉扯呼應了歌曲中興趣與工作的矛盾共存。你是否還懂得每天為何醒來?當初為何而奮鬥?夢想成為工作,就像當愛歌設成鬧鈴,滿足了環境需求卻活如行屍走肉,開啟的只是無盡輪迴的噩夢。這時的我們或許會如同熊仔說的那樣“我要活的每天巴不得被愛歌叫醒”。歌曲除了韋禮安的曲子寫得超到位之外,以阿卡貝拉樂團式人聲為配器的安排無不令人印象深刻。
《PRO》讓我看到如今的熊仔不再是當年那個“玩弄字詞”的魔術師,而更像是一位願意揭露自己的藝術家。很明顯的比起以前創作要做到極致完美才敢示人,現在比較在意的是讓有共鳴的人能得到比較深刻的體驗。畢竟要成為一名專業的Pro,背後所要承擔的責任和下的苦心是讓人吃不消的。一位藝人若學會了以寬廣的心態面對誤解和抨擊,同時能度過低潮與矛盾再不斷突破自己,那絕對值得被視為一名《PRO》。
Fresh 指數 Rating:8 /10
推薦Replay:
〈自信〉 (feat. Mark Pelli & Rohan Mills) 詞:熊信寬、Mark Pelli、Rohan Mills 曲:熊信寬、Mark Pelli、Rohan Mills 編曲:rgry、唐達、Mark Pelli 製作:rgry、熊仔
〈星座學家〉(feat. 9m88) 詞:熊信寬 曲:熊信寬 編曲:李權哲、Rgry、FunkyMo 製作:李權哲、Rgry、FunkyMo、熊仔
〈哪個胖子〉詞:熊信寬 曲:熊信寬 編曲:李權哲、Rgry、FunkyMo 製作:李權哲、Rgry、FunkyMo、熊仔
〈啞巴吃黃蓮〉詞:熊信寬、王之佑 曲:熊信寬 編曲:李權哲 製作:李權哲、熊仔
〈風頭上〉詞:熊信寬、PiNkChAiN 曲:熊信寬、PiNkChAiN 編曲:李權哲、Rgry、FunkyMo 製作:李權哲、熊仔
〈哥〉詞:熊信寬、Popo J、王ADEN 曲:熊信寬、Popo J、王ADEN 編曲:李權哲、Rgry、熊仔 製作:Rgry、熊仔
〈流動〉詞:熊信寬 曲:熊信寬 編曲:李權哲 製作:李權哲、熊仔
〈能火〉詞:熊信寬 曲:熊信寬 編曲:李權哲、Rgry、YB、A2daC、熊仔 製作:李權哲、Rgry、熊仔
〈才子〉詞:熊信寬 曲:熊信寬 編曲:李權哲 製作:李權哲、熊仔
〈哪個胖子〉(feat. 韋禮安)詞:熊信寬、韋禮安 曲:熊信寬、韋禮安 編曲:李權哲、Rgry、FunkyMo 製作:Rgry、FunkyMo、熊仔
建議 Skip :無
最私密,最個人的,就是最有創意的*
By: 蛋黃仔
PRO 一貫地展現熊仔對於各種生活大小事細微觀察的創意與敏銳度,但標榜為熊仔最走心的專輯,這次多數作品更集中圍繞著熊仔的個人生活狀態。得到認可後的自我懷疑,身材被開的玩笑,升級為哥之輩後的沉重責任,熊仔在自我質疑的同時,也懂得自我調侃,在自我反省時卻不過於自溺。從看似渺小極度個人的問題出發,但同時悄悄丟出來的是大眾都能有所共鳴的反思 – 父母對子女期待的壓力、外貌協會、工作現實層面的天人交戰等等。
這些都不是什麼新的題材,關於夢想的歌有千萬首,但熊仔的「創意」就在於他不會刻意掩飾或削弱自己在歌曲裡的影子。歌曲裡的「我」就是熊仔,而不是任由聽者對號入座的空有虛名。歌詞裡的句句 punchline 技術上精彩,但從不會讓人覺得那只是炫技手法,反而感覺上就是創作者誠實且有經過自我消化後領悟出的人生哲理/歪理。他的魔力是在幾乎完全是在聊自己的故事的同時,透過音樂的歌詞的高水準表現和趣味,讓聽者依然能聽得投入、盡興,有參與感。
儘管每個人都經歷過相似的事情,但從自己的生活狀態中挖掘,再經過自我答辯、推翻、消化後,獨立提煉出的想法必定有和別人不同之處。
只有能自我剖析地如此透徹,願意讓自己透明的創作者,才能把自己當做創意的泉源,而且玩得如此信手拈來。
*奉俊昊導演2020年榮獲奧斯卡時,引用馬丁史科西斯的話。
Fresh 指數 Rating:8 /10
推薦Replay:整張專輯
建議 Skip: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