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h 特輯 Specials Fresh 訊息 news

第12屆Freshmusic Awards 評審評語(上)

Processed with MOLDIV

第12屆Freshmusic Awards成績已經在6/21晚間透過影片公布。一個獎公布完了之後, 可能大家也會好奇到底評審對於入圍作品有什麼想法, 成績是怎麼出來的. 這篇將盡可能用有限的篇幅來跟大家分享。


主審團: 34名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台灣的評審, 來自跟音樂產業推動有關的人士。
來自單位: 天空音樂節、動態度、覺醒音樂祭、台大音樂節、遊牧森林音樂祭、濱海藝術中心、Livehouse、聯合早報、聯合晚報、Atrip、WWWWWtapes烏太波寺、YES933、UFM100.3、好FM96.3、Bandwagon、Asian Pop Weekly、Blow吹音樂、Streetvoice、月貝凡的音樂紀事、小信豬音樂手札、新明日報、88.3Jia FM、一起追星去、Highlight 獨立音樂評論誌、Freshmusic內沒有參與入圍名單挑選的第一二代成員。(占85%)

聽審團:PTTnmsmusic非主流音樂板年齡介于19-32歲的重度樂迷聽審團。(占10%)

陪審團:讀者透過FB和IG限時投票。(占5%)


主審團評審流程:
1. 34人分成AB兩組,每組17人,各組負責5個獎項的評選。

2. 第一輪評選爲期一個月,評審各自私下聆聽入圍作品並給予排名。例如說年度十大單曲25強就從心中第1排到第25,以此類推。評審給予的排名將全部相加成爲積分,入圍者積分越低越好。

3. 結算完第一輪成績後,就進行48小時線上群組討論,並于討論中公布第一輪成績。(48小時因爲有的評審在英國有的在美國等,所以必須納入時差關系)評審若對第一輪成績不滿意,可在群組中推薦/推翻並舉出理由說服。

4. 48小時討論結束後,評審有24小時選擇是否更改自己第一輪自己給的名次並提交。我方則將根據第二輪個別評審的新成績結算出最終結果。

(注:第一輪成績包括聽審團和陪審團部分。聽審團所有10項評完然後加總積分,再依序排列最高至最低名次納入計算。讀者票選循相同道理排出名次後納入。)


Photo 22-6-19, 1 05 25 AM

年度10大專輯

討論過程:評審討論最多的部分。落差草原和知更原本不在10大內,尤其落差草原盡管有4位評審給了第一名,但也有好些給了很後面的名次,結果第一輪成績落在14位。知更則排第13位。經部分評審推薦後,最終成功進入十大。

討論時也對安溥的《煉雲 原聲帶》有了不少意見。例如這算不算一張專輯,十大專輯是否應以原創性爲指標,討論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評審評語:選擇了部分評審給予的評語公開參考。

入選十大專輯

《半熟王子》落日飛車:概念一致,帶有獨特的童話色彩的故事,歌曲帶動情緒的起伏流暢,完好的訴說王子與心愛之人的故事以及王子的旅程。

《換句話說》HUSH:就流行工藝來說,無論詞曲製作編曲,皆完整襯托/咬合HUSH的聲音特質與美學,作為集體製作/創作,或歌手個人進化,皆有全面性的宣告,展示了作為一位流行歌手的絕對性與無可取代。

《盤》落差草原WWWW:跨越的不只是類型與美學,而是精細完熟的藝術品,有著屬於自己的清晰語彙,難得一見的奇作但又不僅止獵奇,做到了「專輯」的新生/獨立意義。

毫無疑問是史詩般的作品,實驗性前衛性具足,完整性高,走進國際毫不失色。主流市場藝人運用一群人製作一張專輯,而落差草原可以就以原生團員創造出巨大豐沛的能量。

現今中文音樂重詞意和hook. 可是音樂最原始面貌的民族樂是節拍+律動來凝結部落達成某個目的。《盤》採取這樣的樂風,很赤裸的觸碰,打破流行聆聽習慣,又帶出強烈的畫面感與敘事性, 是緊密而完整的體驗。

《Nothing Is Under Control》岑寧兒:專輯無論詞曲還是編制都更加成熟更具巧思, 讓每一個作品都有獨立的面貌。專輯流動著有力無力的交織, 她的urban民謠下是城市人急需的自我表述與釋放。無論放在什麽時間點,都能一直被吸引聆聽的作品。

《愛麗絲》謝震廷:專輯每一首歌情緒都飽滿得可以窒息, 音樂層次豐富且有好些巧妙處。一張一旦投入就是深淵, 深具代表性的自傳式作品。他誠實地用創作來告訴你我,每個人生命中會遇到不同的路徑,過程或許痛苦難耐,但是只能靠著自己的努力,直至最想到達的地方。

《煉雲 原聲帶》安溥:舉辦這場演唱會,從選歌到編排上的動機與概念,加上錄音和製作,比較許多專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要一氣呵成而那麼完整、完美,是很難做到的,而普通專輯在後製的過程解決/掩蓋很多歌曲或歌手的基本問題。這是一張能顛覆同類型專輯定義的代表,甚至能重新啓發與思考演唱會專輯還可以怎麽做出誠意。

《Ugly Beauty》蔡依林:專輯的可貴之處在於電音曲風主導乃時下風潮, 但從女性題材到編制的精緻度絲毫沒有工廠式罐頭感, 成就了一張實驗性Pop的新品種.。

佩服蔡依林的野心,除了歌曲要傳達的議題、蔡依林在演繹上很多變,每一首歌曲都在扮演一種角色。這張專輯是野心也是躍進。她敢不蔡依林. 我就敢給她投下這一票。

《0》林憶蓮:題材繼續觸及性別, 歷史, 信仰, 文化等大課題, 但作品大部分是在耳邊輕輕細語的女性溫柔, 再適時爆裂. 跨越時代的代表。無論是演唱、編制和曲目編排,主題性強而且流暢度極高,是一張非常精致的楷模代表作。

天后繼續卸下流行光環以冷色調調配返璞歸真的心靈之作。編曲著重于心靈意境的探索層次,許多既縹緲又細膩的音樂編制令人仿佛置身並暢游于浩瀚的音樂外太空,享受著歌者所營造的天馬行空美妙意境。很不一樣的林憶蓮,亦是天后以智慧勇敢跨出一大步的實驗佳作。

《垂直活著 水平留戀著》艾怡良:一個命題, 10種表達極容易做爛, 但艾怡良和團隊端出最具智慧又讓人留戀的成品. 艾怡良讓自己對于愛的態度和想法貫穿了整張專輯,讓專輯極爲流暢。她爲“愛”這個已被探索無數次的概念附上更深一層、更親密的體會。

《劉庭佐》知更:身體裡的兩個面向間隔式並存呈現。知更的首張專輯去多元也去單一歸類, 兩面性的極致碰撞出去年最有型有格有料的傑作。概念創作錄製幾乎全部自己來, 混音後製也自己做, 是新生代很了不起的新人,才氣逼人。

其他入圍者評語精選

《B4NGER PROJECT》Gentle Bones & MYRNE:抓住西方的Urban潮流,用在地語言成功建構精妙特質,每首歌皆有其特質,連結起來一氣呵成,旋律與編曲皆屬上乘。華語世界需要這樣的風格與完成度。

《It’s All Here Somewhere》Hanging Up The Moon:是一張旋律與企圖完美結合的專輯。唱的是英語但無礙於音樂性,製作美學跟音樂契合的作品。這樣的風格看似人人能做但做得這麼入魂的沒幾個團。在收到份入圍名單前,《It’s All Here Somewhere》早就是我私心毫無疑問的2018最佳亞洲專輯之一。

《上善若水》謝明諺:50分鐘不能被規律化, 混出環繞耳際的實驗性作品。聽者唯有讓自己幻化成水, 若水般浮沈, 方能進入這張極具膽識的作品。前衛爵士在華人世界裡所能表達的極致,說是台灣爵士音樂史上企圖心和完成度皆具的標竿之作。是真的有驚艷到 Moments of “high on dissonance”。


 

其他9個獎項在第一輪成績出來後,評審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異議。
下两篇將看其他9項的評語。

2 comments

Leave a Reply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