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屆最終成績組成:
46人決選評審團 – 75%
Freshmusic團隊評選成績 – 15%
讀者網絡票選 – 10%
過往,Freshmusic Awards(FMA)的主審團以媒體、樂評人、音樂祭人士為主,去年起則廣邀音樂人、樂手、經紀人、廠牌人士加入,讓評選的視角更加全面。FMA本屆主審團和陪審團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大陸等,年齡層涵蓋廣泛,不同世代者皆有代表聲音。決選團第一輪評選每位評審會負責其中四至五項的評選,並在聆聽完入圍者後做出排名。之後所有排名將根據評審所佔比例來加總,生成出第一輪成績。評審之後會進行12小時的意見交流線上會議,針對第一輪成績發表看法,也能為積分與第一位差距在特定分數內進入「可翻案區」的其他入圍者拉票翻案。
第一輪會議結束後,評審們可重新思考是否要在第二輪更改原先的排名。最終成績根據第二輪新排名後產生。本屆也將整理出評審報告,8月1日起開放以電郵方式索取,詳情日後公布。
第15屆Freshmusic Awards – 46人決選評審團

葉雲平 (TW)
樂評人。曾任金曲獎、金音創作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等評審。

George Leong 梁伯君 (SG)
來自新加坡的資深制作人、編曲人、錄音師、音樂總監,經歷橫跨 1990 年代的流行音樂至 2010 年代的電音舞曲。1987年出道,是新謠始祖之一,至今參與多項新加坡音樂項目,包括 2019 Child Aid Charity Concert 的音樂總監。1992 年加入台灣滾石唱片,跨足中港臺。合作過的音樂人包括李宗盛、張國榮、梅豔芳、周華健、林憶蓮、鄭秀文、張惠妹、梁靜茹等,參與過的唱片累計多項白金唱片銷量。經典作品包括張國榮〈追〉、張國榮和辛曉琪〈深情相擁〉、林憶蓮〈玫瑰香〉和〈聽説愛情回來過〉、梁靜茹〈彩虹〉等。曾擔任杜德偉與鍾漢良的演唱會音樂總監,并曾為張惠妹、林俊傑、陶喆等的演唱會擔任編曲。梁伯君編曲的《白發魔女》主題曲〈紅顔白發〉榮獲第 30 屆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
目前致力在新加坡提拔幕前幕後的後起之秀,也是Singpop,一個幫助新加坡華語音樂人在國內外發展的非盈利機構的聯合創辦人。

鄭可望 (MY)
馬來西亞資深音樂制作人、詞曲創作人。現任馬來西亞中文流行音樂聯盟 Persatuan Music Boleh理事長。
鄭可望自1996年便開始了其音樂工作者的生涯。2005年成立“無比音樂”後發掘了馬來西亞多位新晉唱作人如Anna 莊啟馨、Yise 羅憶詩,Amrita Soon孫惠洋,都出自他的提拔。鄭可望也曾獲得娛協獎的十大金曲、最佳制作、最佳獨立音樂專輯、南洋十大最佳作曲等獎項肯定。2018年憑著Aki黃淑惠《嘿》專輯獲得2018年娛協獎最佳流行音樂專輯獎。2017年開創了馬來西亞最大的獨立音樂廠牌“巨木音樂”及“夠力原創”,當中提拔的Ryota 片山涼太,Arvan阿爾梵,Yingz楊莉瑩,Season周珺慈及Chris M Yong等都為當今馬來西亞獨立音樂的代表性人物。

Derrick Sepnio 張德銘 (HK)
生長於多倫多、發跡於香港的音樂人,集作曲、編曲、吉他演奏與製作於一身。行跡中港台韓,參與過超過 500 張專輯的錄製,以及超過 1000 場演唱會的演奏。合作過的歌手包括方大同、A-Lin、林憶蓮、袁婭維、陳奕迅、莫文蔚、林俊傑、鹿晗、Zion.T、Crush 等。參與製作與錄製的作品曾多次入圍金曲獎,並獲得演奏類最佳專輯獎、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等七項金曲獎的肯定。同時亦以特邀吉他手的身份,參與我是歌手、夢想聲音、乘風破浪的姐姐等大型音樂綜藝節目的錄製。

魅影王子 (CN)
南方音樂盛典(原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評選統籌、資深評審,網易雲硬地音樂榜評審,香港樂評選評審。曾任中國華南地區門戶網站音樂頻道主編。不定期擔任樂隊巡演經理。

陳玠安 (TW)
資深樂評人、作家。數次擔任金曲獎、金音獎等評審。曾任音樂雜誌主編、串流音樂平台顧問。安溥、雷光夏專場演唱會官方特約撰述,編寫「風和日麗唱片行」、「角頭文化」品牌書,與黃連煜共同主持之「我是東西南北香蕉人」獲56屆廣播金鐘獎「流行音樂類」節目獎。「關鍵評論網」、「端傳媒」特約作者。於2021年底推出最新文集《問候薛西弗斯》。

羅瑱玲 (SG)
新加坡《聯合早報》資深音樂線記者。當記者24年,關注本地中文樂壇新聲代,透過報道希望這些新人被更多人聽見看見。

李志清 (MY)
李志清,馬來西亞資深音樂人。2002 年開始進入流行音樂事業,從創作人開始逐步成為制作人,x目前為鐵人娛樂音樂總監。與眾多一線華人歌手有密切的合作,如S.H.E、周華健、李冰冰、梁靜茹、品冠、李心潔等等。創作作品包括: 他一定很愛你 / 阿杜、 靠岸 / 林宇中、後來的我們、門沒鎖 / 品冠、怎麼辦 / S.H.E、 愛玫瑰、我們不哭 / 周華健等等。
音樂制作部分合作過的包括黃小琥、蔡恩雨、林宇中、東於哲、車志立等等。

Fergus Chow 貢多杰 (CA)
加拿大華裔音樂人,製作多張華語專輯和演唱會音樂總監,合作過A-Lin、方大同、林憶蓮、莫文蔚、李榮浩、王菲…..等多位知名歌手,也入圍多次華語金曲獎。

愛地人 (CN)
中國知名樂評人,微博2020、2021十大影響力樂評人。

Jinno Mina (PH)
Jinno曾擔任索尼BMG/索尼音樂及菲律賓華納音樂藝人與製作部的主要人員,4年前受邀在菲律賓成立Ditto Music,如今負責公司東南亞的事務,也繼續和獨立音樂人及品牌合作。他曾得獲頒菲律賓唱片業協會年度音樂獎項Awit Award的「年度唱片獎」,並持續為歌手擔任制作人。

陶婉玲 (TW)
唱片製作、企劃、策展人。以紫米音樂、Her女性音樂平台及洗耳恭聽all ears等品牌,推動多項質感與口碑兼具的音樂計畫。監製作品多次入圍並獲得金曲、金音獎肯定。創辦台灣首次以唱片設計為主體的跨界美學展演「IIIDOL 我我偶像」。金曲獎、海洋音樂祭、FMA等音樂獎項評審。現以「自在合作行TAO DAO」品牌持續推展原創音樂作品。

黃湘怡 (SG)
新加玻創作女歌手,台灣企業家。新加玻國立大學畢業,自小學習古典鋼琴,開啟了她的音樂夢想。 15歲組了自己的樂團,開始寫歌, 19歲被SONY簽為以「音樂甜心」形象出道,發行了3張創作專輯。之後,熱愛甜點的Stella 創業,成立了巧克力蛋糕事業Black As Chocolate。 結合了音樂和巧克力的力量,以巧克力為靈感寫歌,用不一樣的方式和大家分享她的創業歷程。
黃湘怡音樂風格一直富有繽紛色彩及天馬行空的想像,近期攜手遊唱寶貝共同打造的全新兒童專輯《遊唱動物園Bossa Zoo》,除了囊括黃湘怡最擅長的甜美創作之外,更將大小朋友耳熟能詳的童謠重新改編並串成組曲,融入慵懶Bossa Nova或輕快爵士,變化耳目一新的新兒歌曲風。擔任製作人和詞曲創作人的黃湘怡,《遊唱動物園Bossa Zoo》在2021年一舉入圍了第32屆台灣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及「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兩大獎項,讓Stella成為新加坡第一位入圍過金曲獎和傳藝金曲獎的本地創作歌手。

Shane Tan (MY)
大馬獨立音樂廠牌动态度 dongtaidu創辦人。深耕獨立音樂領域逾15年,是吉隆坡深具代表性的Livehouse「 Live Fact (現場因素)」經營者。他也是吉隆坡首個台馬交流音樂節「 City Roars Fest 城市巨响音乐节」及「動態度音樂節」的創辦人之一。

邱大立 (CN)
樂評人、華語音樂傳媒大奬评委、我們正在音樂創作奬創辦人。

Sean 張書瑋 (HK)
張書瑋,資深文化編輯/記者,文章散見兩岸三地報章雜誌或平台。愛潑冷水,擅長掃興,總是試著去做暢所欲言的評論者。

Mary Christine Galang (PH)
為The Rest Is Noise PH (TRIN)的聯合創始人和創意總監,也是名音樂策展人、活動企劃及網絡出版人。她常駐於每年都會舉辦Summer Noise 和 All of the Noise 音樂節,擁護亞洲音樂、藝術及文化的城市--馬尼拉。對於所有TRIN現場活動和線上平臺的創意項目和內容,她從概念的發想到項目執行,扮演著監督和策劃的角色。自2018年起,她以TRIN代表和與會小組成員的身份,參與各個包括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和台灣的音樂節目和會議。此外,她也是2020年創辦的ASEAN Music Showcase Festival的其中一個創始人,亦分別擔任HipHopDX Asia和NME Asia的編輯和特約作家。

秦旭章 WiFi (TW)
製作人、創作者、編曲家,現擔任放飛音樂 WiFi Music 負責人、「淨化系組合」守夜人 Night Keepers 團長,身兼作家安眠巫師 ,擅長用音樂與文字撐住那些日常突如其來的失落與邊緣感,作品涵蓋人工智慧、電玩、影視劇、插畫等各類媒材,致力音樂領域的跨界發展。曾入圍第 53 屆 「電視金鐘獎最佳音效配樂」、第 31 屆及第 32 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第 9 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單曲」、新加坡亞洲電視大賞,並以詞曲作者身份獲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20 年度十大單曲」 (〈拋〉)。 正以電影「該死的阿修羅」入圍2022台北電影節最佳配樂。
秦旭章於 2021 年底成立新廠牌「放飛音樂 WiFi Music」,期望在慌忙世代裡能創作出放飛自我的音樂,找回日常的規律與安定的狀態。近期評審經歷包括多屆金曲獎初、複審評審委員、樂手巢創作新秀獎、桃青之星、政大金旋獎評審等。

鍾坤華 (SG)
目前於新加坡新傳媒頂尖流行音樂電台YES 933 擔任DJ和節目編導。同時也是全國曆史最悠久的流行音樂排行榜《醉心龍虎榜》榜主。他也是Freshmusic聯合創始人。

莊啟馨 Anna (MY)
馬來西亞音樂人。從事音樂工作16年,包含製作、編曲、詞曲創作、演唱會/專輯和聲及樂團演奏。作品穿梭獨立、流行及現代樂。個人作品包括2013年發行《Tack》專輯和2017年發行《源回 A Reset of Earth》EP,前者曾獲馬來西亞娛協獎最佳獨立原創專輯獎。發表作品包括楊丞琳《絕對達令》、郭靜《想個不停》、劉德華《海闊天空一路是藍》、何韻詩《茫茫》、辛曉琪《無名指的幸福》、張棟樑《魚與熊掌》、戴佩妮《她》、葉穎《再見要再見》、李欣怡《以後》等等。

官靖剛 (TW)
Pipe live music節目企劃
傷心欲絕吉他手
湯湯水水吉他手
網路節目瞎槓主持人
主辦過許多活動,希望大家開心

Imam Surataruna (ID)
來自印尼雅加達的Imam在音樂圈已活躍超過15年的時間,是獨立搖滾樂團lightcraft的主要成員,負責打造樂團的獨特聲響以及海外演出事務,曾在逾15個國家進行演出,包括SXSW、Liverpool Sound City等等。此外,Imam在2016年之前曾在一家英文生活休閒雜志擔任總編輯,目前則是音樂公司12WIRED的公關伙伴,同時也是自由撰稿人、翻譯員等等。

Allen@小島音樂速報 (CN)
華語音樂自媒體@小島音樂速報 編輯,專注於介紹台灣原創音樂,微博賬號吸引四十余萬樂迷關注,亦經營IG賬號「小島音樂速報」、微信公眾號「聽見對岸」。曾參與中國大陸多場戶外音樂節、音樂綜藝節目、電影節等藝文活動的宣傳行銷工作。

Teo Jia Rong 張家榮 (SG)
21歲開始成為專業音樂人,多年來無論與新進及資深音樂人合作都展現了其音樂才能,並擔任A*MEI張惠妹和韋禮安的巡迴演唱會鼓手(包括阿妹的ASMR世界巡回演唱會),其他合作過的音樂人與歌手包括Martin Tang、Kenn C、陳潔儀、董姿彥、Jeremy Monteiro、The Sam Willows、插班生、阿杜、夢飛船MengFM、周蕙、郭靜、美國Snarky Puppy的Mark Lettieri等。他目前也擔任Sonor Drums、Agner鼓棒及beyerdynamic的品牌推廣人。

薑黃 John Huang (TW)
策展人、Promoter、tour manager、音樂書寫、媒體宣傳規劃、Music Solution Agent. 多年來積極連結以東南亞地區為主的音樂文化交流、策劃音樂節目與觀光行銷,並協助推廣台灣音樂內容至東南亞,以及台灣與東南亞、東北亞等多國的雙向交流。曾帶多組亞洲 indie artists 到台灣參展與演出,也帶台灣的 indie artists 到海外參展與演出。並與多國音樂專業人士合作策展、協辦線上與線下的國際性音樂節與展會。近三年音樂產業經歷概要:2022年鐵玫瑰音樂大賞評審、全球客家音樂大賽國際宣傳、2021年金音創作獎暨亞洲音樂大賞(Asia Rolling Music Festival)節目統籌、金音創作獎評審(複審、決審)、及多個東南亞音樂節的策劃、台灣區節目統籌與協力等等。

韓偉定 (SG)
現任新加坡新傳媒《8視界娛樂生活志》數碼內容與策略總監。曾任資訊娛樂網omy.sg主編、雜誌《優1週》娛樂副主編、雜誌《i周刊》主編。

佳旺 (MY)
來⾃馬來西亞回⾳⽯駐場歌⼿兼樂⼿,目前是大中華區⾚⼿可熱的創作⼈。2011年起擔任數名大馬歌⼿演唱會⾳樂總監,近年創作開始受到⼤中華區眾多歌⼿的注意,近期演繹他創作的就包括盧⼴仲、陳⽴農、ALin、徐佳瑩、莫⽂蔚、吳莫愁、林志炫、鍾漢良、楊丞琳、韓庚、戴愛玲、周覓 、郁可唯、丁噹等歌⼿。2020年更是創作出了膾炙⼈⼜由盧⼴仲演唱的《刻在你⼼底的名字》電影主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並獲得第57 屆⾦馬獎最佳原創歌曲。

蔡侑良 (TW)
編曲人、製作人、吉他手。曾以鄭興的〈戀物癖〉入圍第32屆金曲獎最佳編曲人。

Daniel Peters (SG)
音樂撰稿人,除了在NME Asia網站撰寫音樂相關報道,每個星期也在新傳媒獨立音樂平臺indiego上的節目Future Proof中分享好音樂。

包若芹 (MY)
在馬來西亞電台這一行沉浸近10年,從流行音樂電台到獨立音樂電台,現任馬來西亞電台 CITYPlus 音樂執行制作,除了推廣好音樂,也參與制作了馬來西亞唯一中文爵士樂節目「聽爵享受」。

伍孟軒 May Wu (TW)
子皿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曾任職於不同音樂公司,2017年於英國留學返台後創立子皿有限公司,提供獨立創作人、樂團企劃宣傳、巡演專場、音樂發行等各項服務,希望能讓更多懷抱理念的樂團能在台灣市場立足、深耕,進而放眼世界舞台。曾合作音樂人包括滅火器、阿爆、9m88、LINION、大象體操、來吧!焙焙!…等,曾擔任宣傳統籌活動包括大港開唱、火球祭、金音獎等。

Akileshwar (SG)
自2015年起全職擔任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The Esplanade)節目策劃員,曾參與如「Kalaa Utsavam」印度藝術節、「Baybeats」音樂節,以及「All Things New」、「Songs we grew up with」及「soundtracks」等系列節目的策劃。2018年起擔任新加坡最大型獨立及另類音樂節Baybeats的節目策劃統籌。Akileshwar也是一名多才多藝、廣受歡迎的打擊樂手,不僅擅長印度古典音樂,也精通各種風格的表演,曾代表新加坡參與多個區域音樂節及論壇。

汪榮木 (MY)
馬來西亞【活聲聲音樂文化】廠牌創辦人,去年亦舉辦的活聲聲音樂節。幹樂團主音/吉他手/創作人,Culture Shot 主音/月琴手/創作人 。

洪維寧 (TW)
台南為期三天的秀展型音樂節暨會議「貴人散步音樂節」的共同創辦人,為台灣及亞洲音樂及市場的推手。她擁有豐富的國際音樂和創意產業的經驗,曾於荷蘭創辦演唱會聚眾集資網站Gigdiving。目前她也是幾位亞洲新星的音樂人國際經紀人,如泰國的Phum Viphurit 和韓國ADOY。主要成立宗旨在於銜接亞洲和世界音樂市場,並發掘和培養更多亞洲音樂人進入全球市場。也引進更多海外音樂人,讓亞洲音樂市場能更具多樣性。

David Siow (SG)
在新加坡從事音樂行銷、音樂出口、音樂教育、區域產業合作等專業逾 15 年,於 2017 至 2021 年間擔任新加坡音樂學會 SGMUSO 主席。2014 年創辦 Steady State Records,曾策劃金音獎亞洲音樂大賞、ZA Share 音樂祭、SONIK Philippines、Bangkok Music City 等新加坡音樂展演項目,並與新加坡國家藝術委員會合作打造六間自動化音樂排練室。他同時是本地樂團 M1LDL1FE 的貝斯手兼業務開發,亦以 DSML 之名擔任製作人,合作過的歌手遍佈東南亞,包括 GIN.GIRL、Jean Seizure、Marian Carmel、 lightcraft、Son of a Policeman 等,並且是 Airbnb 的超讚體驗達人,為住客錄製音樂,兩年間完成超過 100 首單曲作品。

月貝凡 (MY)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樂評人,中國南方都市報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評審,香港樂評 HKMC²評審,馬來西亞AIM中文音樂頒獎典禮評審。同時也經營個人音樂網頁:月貝凡的音樂紀事。

Jerry Tan (TW)
生扉娛樂有限公司創辦人,自2016年成立「Mr.生活扉頁 Life Day Music」音樂部落格後,開始發表西洋音樂樂評、歌詞解析及華語音樂、東南亞音樂藝人採訪、專輯介紹及新聞撰寫。現與多家海外公司合作,進行藝人宣傳活動與媒體公關,同時致力於線上、線下樂迷互動整合。

Desmond Chew (SG)
Esplanade 濱海藝術中心節目策劃監製。主管節目包括 「華藝節」 和」 好in::樂」 項目,致力於發掘和呈獻華人社群裡有才華的唱作歌手及獨立樂團,希望藉此平台讓新加披觀眾能夠欣賞到優秀的原創音樂作品。

周偉文 (MY)
10年電台人,曾擔任節目制作,音樂編排,活動策劃等電台相關工作。目前為馬來西亞最年輕的電台 — GOXUAN的節目部經理。

Daniel Purnomo (SG)
吉他手、貝斯手、烏克麗麗手、吉他導師、吉他設計師、演出策劃、創作人,活躍於新加坡音樂場景的Daniel Purnomo在這些多重身份之余,目前醉心於設計雙電吉他以及彈奏,雙手彈奏出具關聯性的音符樂章。Daniel Purnomo 曾在2018年發行個人首張烏克麗麗演奏專輯”UKE-tide Ho-LELE-day Mood”,接著也發行了指彈爵士吉他演奏專輯”My Childhood Recollection”。去年則推出了”Aloha from Singapore”演奏專輯以及數支單曲如他的創作「Singapore River”和”Slide Slightly”等等。

Jean曉芬 (MY)
資深媒體人。前電台主持人。目前為「喂說人話」Podcaster.

Benson Ang (SG)
新加坡《海峽時報》生活與休閒線高級記者,2019年起負責報道華語及粵語流行音樂新聞,每週和每月分別有Music Picks及Music Scene專欄。

Othniel Ting 陳廷勝(MY)
馬來西亞首個財經商業電臺BFM 89.9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大學商科畢業的他熱愛藝術、喜愛發掘鮮為人知的新創作,因而進入電臺廣播業。他在電臺主持多檔節目,包括介紹經典及流行亞洲精華音樂的節目Wavelength。他也與音樂界巨匠、音樂人、製作人等定期交流,發掘音樂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張承堯 (SG)
台灣出生,聽中文流行音樂長大。現職新加坡電台UFM100.3 DJ,雜誌《優1週》樂評,曾主持音樂排行榜節目《流行音樂全金榜》。

Tom Phan (MY)
Tom Phan,在台大馬人,目前為採訪編輯。經常書寫音樂,文章散見於不同媒體;偶爾出門拍照,照片散見於不同文件夾。

林為棟 (UK)
前新加坡電台UFM1003 DJ、英國廣播公司BBC電台節目導播,正值 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週報 Podcast Innovation Labs 的音響設計師。他也是Freshmusic音樂誌第二代成員,以「九層塔」之名負責「九層塔音樂分享」欄目。
複選評審

Jocelle Koh (SG)
Jocelle 是Asian Pop Weekly的創始人,同時也是數位音樂發行公司Believe的新馬區的廠牌發行負責人。這些年來在澳洲和新加坡的成長生活,孕育了她對亞洲音樂的喜好,至於為何特別對中文音樂情有獨鐘或許對許多人來說是個謎,但她身體力行,以極大的熱忱透過她的文字報道、數位發行等專長,去增進相關知識以及將產業內一些待補的差距縫隙不斷拉近,讓這些可能對其他族群而言陌生但值得推廣的音樂找到伯樂,找到新的聽眾。

陳筱燕 (MY)
馬來西亞音閱SOMUSIC雜誌主編,音樂策展人,媒體人。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行政碩士。從事音樂創作、寫作、推動音樂活動逾10年,主辦過兩屆音樂節,留台期間,擔任新馬樂團在台巡演經紀,碩士畢業論文以吉隆坡音樂節互動研究為方向。
Tom Phan(MY)
請見決選介紹
Freshmusic 內部團隊:四對耳朵(1319、老黃瓜、洗碗背包婦、蛋黃仔)
初選評審
Freshmusic 內部團隊:四對耳朵(1319、老黃瓜、洗碗背包婦、蛋黃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