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h 訊息 news Fresh 對談 Interviews Fresh 演唱会 Live & Fresh

把五線譜看成十多條的他,牆壁貼著的都是吉他和弦 – 專訪謝逸軒

BY:老黃瓜 | 圖:受訪者提供

第15屆Freshmusic Awards最佳新人初選15強,當時有兩位來自新加坡的創作歌手,一個是Mary Sue,另一個是謝逸軒。盡管最後兩人無緣8強,但同時一起無緣的還包括拿下金音創作獎最佳新人獎的wannasleep,就知道競爭激烈性多高。

初聽謝逸軒,有種時空錯置的奇妙感,仿佛回到90年代至千禧年情歌仍盛的時空,但這把聲音並非任何當年的歌手,而作品透露著「我是你熟悉的新歌」的氛圍,有種和久違的抒情流行再次打招呼之感。首張專輯《初心》找來新加坡大師級的吳慶隆操刀,加上詞曲流暢度高,的確是can’t go wrong.

還沒訪問之前最讓我佩服的是,完全沒要求訪綱不用先交題目。我還真的記不得上一次訪問不需要交題目是何時的事。

說起出道過程就得提到謝逸軒的老板,本地資深唱片人歐偉毅。1986年他與劉文正合組飛鷹唱片,捧紅了飛鷹三姝方文琳、裘海正以及伊能靜等等。歐偉毅的故事本身就能出書寫成傳記,這篇就不詳談,待之後的Journey系列再細敘。發掘謝逸軒的過程還真的就是機緣巧合,而且若沒有疫情,或許就不會成事。

「2020年4月疫情暴發,6-7月時有人說叫我出來做直播節目。我不是很擅長這類直播,而如果我要做也要做點新東西,所以就把我過去認識的名人邀請過來上節目。一開始直播我不知道要找歌手,一直講話很像talk show有點累,需要穿插一些歌曲。剛好逸軒的朋友,你知道我開CD店的嘛,帶他來我店買CD。我看到他拿吉他,因為我也沒什麼budget,當時沒法請太專業的,然後就請他上我的直播節目,請他試唱一兩首歌。我清楚記得是王傑的《一場游戲一場夢》。那一集的嘉賓有楊雁雁啊,吉娜啊,吉娜就在現場。唱完後,我和吉娜都嚇到因為真的唱得蠻好的,所以之後就找他繼續和我們合作。」

後來歐偉毅知道謝逸軒有在創作,也有組過樂團,請他為一些塵封已久的歌詞寫曲,而謝逸軒很快交歌並且讓歐偉毅相當滿意,於是決定「重出江湖」簽新人。

快28歲的謝逸軒雖然從小熱愛音樂,但壓根兒都沒想過會因為帶了吉他去逛CD店,結果因緣際會讓他得到出片機會。

「小時候我有學鋼琴,可是我眼睛有些問題,我看五線譜會看到十多條線,很難看五線譜。我後來學小號,小時候比較胖所以被挑去吹管樂,然後因為小號對耳朵影響蠻大,後來又得了中耳炎,所以也停掉。古典音樂這些部分就斷掉了。但我還是很熱愛音樂,吉他、鍵盤、架子鼓、bass,我都自學。中學的時候就跟馬來同學組了樂團,喜歡玩AC/DC、Guns N’ Roses、Deep Purple等等。後來到南洋藝術學院求學時期,我開始聽方大同、John Mayer,從那時開始一系列創作學習。我第一首創作的中文歌是在我21歲還是22歲的時候,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他是音樂世界的數學家
創作房間則是個實驗室

訪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問起他如果面對一些商家訴求,需要做不見得他喜歡的作品類型時是否可接受,他給了我意想不到的答案。

「我覺得在我的音樂構想中,音樂是數學,有很多formula,看我怎麼去套。我會研究很多數據,這首歌是怎麼寫出來的,為什麼可以流傳這麼久,為什麼會好聽,用了什麼配樂,就像英文26個字母,我會拆解看究竟人家是怎麼拼出那個字怎麼把句子寫得那麼美。我把元素拉出來加入自己的理解,加我的調味料。這樣的話無論我做什麼類型的音樂都不會太差,都有可以變出來的魔法。」

這一套還果真用在《初心》專輯的部分曲目。

「旋律上來說,一部分歌曲像主打歌的話,我會按照這個方式。我不敢說我能引領流行,但至少我要先做到是流行,先知道什麼是流行,我就參照流行的例子,怎麼在做流行的音樂時,加入自己的東西。這很難,所以我不斷嘗試碰撞。

我有個房間是用來做音樂的,那裡是我的實驗室,我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列出來,包括我的牆都是貼著吉他的和弦。我每天醒來都在看,好像警察探案,如果我把這幾個連起來會變成什麼東西。我怎麼改變幾個音變成我的東西。這是其中一個創作方法,怎麼把一個類型的音樂做到極致。前輩們有很多他們探過的路,我們為何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

然後制作的過程,也有很多我對音樂的了解和重新的塑造,所以過程中不斷去找我的點,所以就沒有痕跡,就會是我的東西。《我真的很想你》就是用這個方式做出來的,其實是參考了周杰倫的《安靜》和《最長的電影》。」

無論是當時不知情下聽還是現在有意識去聽《我真的很想你》,說真的還真的幾乎找不到痕跡,嚴格來說最多只是一些架構還有一兩句的收尾有點神似,但那也是要硬說才講得出口。

老板歐偉毅就說道:「他有吸收別人的精華,又有一個老靈魂,還有自己的想法。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簽他。」

抒情歌裡藏Trap

謝逸軒一說起音樂創作的時候,整個人眼神是發亮而且可以滔滔不絕。其他關於是否擔心歌紅人不紅、以及是否願意參加選秀節目,他也都從容回答而答案都很佛系隨緣。當下,會看到他的「音樂職人」精神。

「我自己喜歡Blues和嘻哈,是我一直貫徹的信條。很多歌都會有半音的滑音之類的。Jimi Hendrix,Stevie Ray Vaughan,他們都是我崇拜的偶像。我學習裡頭的滑音,但是我是用在我的ad-lib,用我的聲音去模仿電吉他,融進華語流行音樂。

我早期也很喜歡嘻哈音樂,像Ice Cube和Eminem等等。我就把嘻哈的元素放在《最後的24小時》副歌,每一句最後的歌詞我都卡在它的半拍。這就是我將Trap融入抒情歌曲,去偷渡其他樂風進入抒情曲的方式,變成我自己的東西。」

不過,一般人要聽出不容易,他也承認自己還沒把這個東西做到極致,會繼續鑽研如何極致化。他接著就拿近期再度引起矚目的王心凌《愛你》來分析。

「王心凌的《愛你》裡頭有很多魔法,怎麼把南美的reggaeton,做成一首這樣的歌曲,做到極致時就能雅俗共賞,普通人覺得很俏皮好聽,懂的人就覺得鼓點很特別,都在二跟四拍。我還沒有把這樣的東西做到極致。」

轉頭看了一下老板的表情。雖然離大紅大紫還有距離,但是他臉上寫著欣慰的表情,然後說道:「真的,下次有機會,可以再跟他好好聊音樂。」

結束時,我想起的是謝逸軒說歌庫還有200首歌,四分之三是不太適合或是不夠流行的。我開始對那些不流行的感興趣了。

:::

初心音樂會 – 謝逸軒 Gavin
7月15日晚上8時
Orchard Central Livehouse
票價:$78

購票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