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老黃瓜 | 圖:華研國際
1月28日晚上正在新居整理東西,唱片公司的人傳了信息過來也通了個電話,大致內容就是關於宥嘉2月13日的線上演唱會,還有一些下來的安排包括和媒體的訪問。
我在信息和電話另一頭的語氣都是很淡定的,但我內心其實是一陣驚恐:我竟然忘了有這個線上演出!畢竟,我也應該算鐵粉?可以飛去香港和高雄看他的演唱會,怎麼近在咫尺線上就可看的反而不記得。
反正,後來就花了一週的時間去梳理為何忘記,延期前和延期後我在考慮什麼,還有在看了宥嘉和9m88的演出片段後我的感應與反映,於是寫了「我當時還沒買的那場線上演唱會門票 — XIANG REFERENCE YI YANG 的林宥嘉」
宥嘉真的很努力。也非常珍惜「XIANG YU YI YANG」(後面簡稱XYYY)這個線上演唱會。這最後一波宣傳,他不只是為所有的疑問包括在Freshmusic特稿中點出的問題做好準備,也不只是每一字每一句的回答都如此用盡身體的力氣,他也攤開了也許一開始不見得想說的過去。
:::
重生后:還沒發生的代表作 住着更好的林宥嘉
什麼是有價值的線上演唱會?而潛在觀眾又可以從何得知其不同與價值?這是當時在特稿拋出的兩個關聯問題。我必須坦承,我從未認真去想過什麼才是有價值的付費線上演出,是因為這次而仔細回顧過去兩年在無數線上演出(付費與免費)中,每一個我稍微有一點興趣的,那些最後有上線的是哪些及為何我會上線,其餘大部分沒去的我又是為何這麼選擇。
宥嘉對特稿中的其中一段記憶深刻,在聯訪中就再提出:
“除非,我知道這個演出的價值不僅僅是陪伴,也不是一種替代(把實體演唱會拍成線上版or純直播),而是可以獨立為個體的存在,有自己的生命力。這個生命力可以來自其呈現方式、美學、場景或是節目的編排等等,是實體演出無法或很難去複製的,而要去感受這個演出的魅力就必須在線上才是最好。”
宥嘉接著說:“我在籌備演出的時候,我沒有要朝這個目標前進,但最終它(XYYY演唱會)就是如此。”
從白天開始,主人翁就在一個真正的民宅,有游泳池和房裡各個角落穿梭在不同的空間,並用長鏡頭試着長時間捕捉不間斷的動態。所處的空間到選擇的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含義。
但這個完全跳脫線上演唱會想象的故事與模式,又是從何而來?畢竟這不太可能是靠着一群人去憑空發想因為也沒有什麼reference可言,總要有個起始點。宥嘉就說道,這的確並不是一個可以單單靠想就能想出來的,就只能感謝這個靈感。
“當這個靈感降臨到我腦袋的時候,它就像一個禮物。我認為這個作品幫我把這兩三年的經歷,家人健康的失而復得,我的音樂瓶頸,這些都梳理成一個劇本,而它的結果是帶祝福的,是非常棒的事情。”
從他的口吻敘述,對照目前曝光的兩段畫面,暗如〈完 ,〉也能溫暖如〈致姍姍來遲的你〉,關於演出的生命力已經可以開始拼湊、好奇、想象。然而,這個有自己生命力的演出,肯定不會一帆風順,因為這不是公司熟悉的,也不是周圍大家都知道怎麼執行的,而且還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例如天色的變化,難度甚高到原本幾乎要放棄計劃。
那些以為過不去的,終究找到了解法,而他最大的領悟?
“挑戰的後面是祝福。”
除了參與的團隊,沒有人看過XYYY演出。當一個不會輕易放過自己的宥嘉,決定在媒體面前說:“我覺得這會是我的代表作。我知道它還沒發生,但我的內心有這個感覺。”可想而知他為何如此在乎又如此篤定,在演出前的最後一週拚命要讓更多人知道更多人出席。如他所言,即使不完美,但已是最好的狀態,而更重要的是這個演出裡面的林宥嘉,是經歷了這兩年許多人生功課,變成更好的林宥嘉。
“我想喚回所有之前看過我的演唱會的歌迷,無論你在哪裡。請相信,這跟IDOL不一樣,跟The Great Yoga不一樣。我有很多動力很多力量,我可以去做很多的訪問,XYYY就是這樣。這條魚是活的,我很希望大家都來體驗這尾活魚。”
眼前的,就是重生后的一尾活魚。
:::
重生前:難產的六專 音樂的瓶頸 我已經不知道怎麼努力
宥嘉在訪問時跟大家分享〈完 ,〉的畫面。他上樓打開門進入一個全黑的房間,然後就唱起了〈完 ,〉。在這樣漆黑的房間,如同掉入深海裡卻仍然有盼望。
“仍然有一道光照在……”
“有一個光打在你身上……”
句子之間哽咽,宥嘉決堤。也許有點突如其來,但因為早前在馬來西亞電台訪問的直播時我有在看,當時宥嘉在談到另一些事情也同樣忍不住落淚,我知道這一天的宥嘉某種程度上情緒或許是複雜的。這畢竟也是宥嘉首次敞開心扉來宣傳這場演出背後的故事,那些一直沒有說出的。
情緒平復后的宥嘉接著說道,哭是因為感動而不是悲傷。
“因為我要跟你們說一個很有感覺的事情,而我自己很感動。這首歌〈完 ,〉有一個逗點,因為它還沒完,就像處在深海,還是對着天堂存有盼望。”
至此,進入了大家一直好奇的第六張專輯。上一張《今日營業中》是2016年的事,如今已來到2022年,間中除了釋出《少女》單曲,之後就無聲無息。
王力宏的《不完整的旋律》是XYYY線上演唱會的其中一首曲目。關於那些未完成的。
當連續五張專輯都得到好口碑,當宥嘉已成為音樂兼具流行與質感的代表時,瓶頸的關口總有一天會找上門來。
“我已經不知道怎麼努力。我會按着手機的碼表,看我能工作多久,我要確定我有努力,我有一點點往前進。但其實這個時候,我已經開始有點生病了。”
是心理的,是情緒的,而接着身體也反映了。所幸,他現在好了。也是,若未好也不會也無法完成XYYY這個作品。
“我沒有覺得我做不到,我只是還沒有征服那個瓶頸,但我知道我會征服它。”
我想補齊關於六專及XYYY之間的連結。以下是早前宥嘉和馬來西亞MY FM電台DJ大頭Aki的訪問內容。
被問起第六張專輯時,宥嘉這麼說:“一個歌手四五年沒有出專輯,尤其是一個對未來還有憧憬的歌手來說其實是很不合理的。我仍然是一個對未來有憧憬還想要做很多事情的歌手,我的專輯卻。。。隔那麼長的時間。這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很多時候,人無法控制所有的事情,你甚至也不知道怎麼說怎麼解釋。
我很感謝,我得到這個(XYYY)靈感,我得到這個禮物,可以通過做這個作品的方式,把一張專輯為什麼會。。。總之我當然經歷了很多東西,可是我不是那麼善於鉅細靡遺去講為什麼。。。總之我做了出了這個作品XYYY,它可以為我解釋很多事情,甚至還幫我說了我嘴巴都無法講出的話。”
XYYY對宥嘉的重要性,不只是梳理這兩三年的經歷,也是他往前進的新起點。第六張專輯的籌備繼續前行。
或許,甚至,如果沒有XYYY,可能六專永遠也不會出現。
BTW,怕大家以為XYYY很沉重, 宥嘉也有提到,演出會是以有趣的方式去說這一切。放心。
:::
我想要更多更多人看見林宥嘉
這句話也是在馬國電台的訪問說的。
“我希望更多人可以聽到林宥嘉,可以認識林宥嘉。很多不同的挑戰我都有想過,比如說節目,演戲。但你知道嗎。。。我心裡這個目標我還是會繼續往前,但是我同時也是個丈夫,也是個爸爸,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可以繼續地成長,我可以讓我的家庭充滿愛,要非常的努力才行。”
我當下想起了幾年前,無論是在媒體訪問還是在演唱會上,他曾說出類似但並不相同的期盼。而之後的宥嘉面對的不僅是事業裡的期盼,還有家庭角色裡的期盼。家庭的部分是私事,我不過問。好奇的始終是他的這些事業期盼背後的如何為何。
2016年,當時《南方都市報》記者問他短時間內上80多個通告不會膩嗎,他就說:“我當然希望自己也可以多一些機會,讓自己的成績好一點吧,讓自己的歌迷覺得驕傲,所以我自己蠻賣力的。”
“希望能做出成績,讓自己的歌迷覺得驕傲。”類似的話我也曾在2017年濱海藝術中心華藝節的《營業中》音樂會聽過,而且不知為何就是記得。
於是,後來到新加坡媒體聯訪時,我就問起在不同階段的他,都有說過類似“希望更多人認識林宥嘉”的期盼,而究竟是要到什麼樣的程度什麼樣的成績才算成功。
宥嘉自然很難想起之前說過類似的話,因為其實我記憶中的那幾句,原則上來說並不相同,只是在意念上似乎都跟作出成績有關係。
“以前我如果有說想讓更多人認識林宥嘉,我說的時候是會懼怕的。我現在,也不是不懼怕
而是我此刻有這個能力。。。去告訴大家此刻的作品是好的,林宥嘉是好的,我想要讓大家看到林宥嘉。”
我想我有自己的解答。或許,不是為別人,而是為了已經更好的自己。
:::
驚喜名字:馬念先
“站上床、蜷曲在床,音樂響起,
這一首,從呢喃到釋放,沒有任何破碎。
或許時間真的能帶走一切。
那一夜,在調整呼吸喝完這口水之後,奇蹟開始降臨;
原來他的心事早被天使竊聽,泛起漣漪。”
宥嘉日前在介紹新歌〈完 ,〉和XYYY線上演唱會時寫了上述的文字。“心事早被天使竊聽,泛起漣漪。” 是〈神秘嘉賓〉的歌詞,而當然不可能無緣由出現,這是宥嘉藏着的明顯符號,這首歌自然就在演唱會歌單中。
但其實還有一句也藏了暗號。
“或許時間能帶走一切”
不是一看就會馬上想起的歌。這是馬念先的《台北紐約》。但,不僅僅是會唱他的歌,而是這回的音樂總監之一,就是從未合作過的馬念先。其他音樂總監還有跟宥嘉算是老夥伴的韓立康和張晁毓,以及他本人。
我不知道他四人之間的工作分配,但我想起當時聽他和9m88版本的《致姍姍來遲的你》時,不時閃出“這個感覺不太一樣”,不只是編曲與形式那種,而是骨子裡的靈魂。或許,這就是火花。
:::
後記
置之死地而後生。
XIANG YU YI YANG 是和Reset的林宥嘉相遇的起點。
該看嗎? 你總有答案。
XIANG YU YI YANG 線上演唱會
2月13日 430pm
70 分鐘
沒有重播沒有回轉
像人生
購票:https://yogalin.eventlink.to/XIANGYUYIYANG
關於我 關於我 你知道什麼
我的快樂 我的憂傷
我的理想和寂寞
關於我 關於我 你知道什麼
我的來頭 我的去處
我的過程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