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寧《最想去的地方》
發行:風和日麗
不只是寧靜而已。我喜歡聽吳志寧,因爲他的作品是會掀起一些情緒,會騷動的。我們常說,一首歌對了,那位歌手就會一直被記得。而我,在專輯中找到了讓我會一直記得吳志寧的作品。你可知道,這從來都不簡單。
我喜歡專輯開頭段和結尾段的氛圍。很是明確以外,也從生活細節中下手,直接道出那些悲哀。
《我消失了》和《最想去的地方》是對我而言專輯最重要的作品。心有戚戚焉。“我消失了,地球依然轉動。我消失了,朋友依舊生活。沒有重量,也沒有讓人流淚的悲傷。像水裏的鹽巴融化,有點味道,好像是想念的味道。”會不會,我們就這樣活著卻沒有讓自己的存在變得重要,連消失都好像不會讓周圍的人感受到什麽遺憾。
而對照的也是最後收尾的《最想去的地方》。若之前看過我們推薦這首歌的影片,聽過歌曲背後創作的故事,你就會忽然明白《我消失了》如何呼應。關于遺憾,尤其當他是如此血淋淋發生的時候,更是痛心。而最怕,你忘了爲自己的理想活著。特別觸動的,就是副歌不斷唱著:台中有沒有你最想去的地方。應該,就是故事裏的那個家。大提琴響起的當下,唱著“秋天走了,連你也帶走”其實眼眶早已濕了。
已經很久沒有聽著一首歌,然後那麽想哭。摒住呼吸,真的只是爲了不讓眼淚流出來。
中間當然也有好歌。《窗》、《秘密》的Band Sound其實很合我意。《地下道》唱著流浪漢的故事,想起我們日常生活中看過那麽多露宿街頭的人,我們總是好奇他們的故事,卻從來沒有開口。《我是爲你唱》旋律性極強,就是鋼琴和會被感動得旋律,也是讓囑咐自己向前進的叮咛。我都熱愛這些歌曲,只是在情緒的騷動上不及提到的那兩首重點作品。可是,我還是會一直回播。
缺憾,對我而言在于中間第4-7首的作品。或許因爲其他6曲都太深刻,所以總覺得中間段有些不痛不癢,而且編曲的相似度有點高。否則,這將是一張Impact更強的專輯。
可是,這個年代能激起內心情緒的作品已經多麽難找了。要求10首都能有此功效,也真的是不合理的奢求。知足,我必須學會。
你,有沒有最想去的地方?如果你不知道,或許聽吳志寧的專輯,可以給你答案。
Fresh 指數:8/10
我推薦:最想去的地方、我消失了、窗、地下道、我是爲你唱、秘密
一直很喜歡你們所寫的樂評
讓所有用心的專輯, 歌手被人看見
謝謝你們
版主回覆:(11/06/2011 06:41:47 PM)
謝謝你
每一個鼓勵都是向前進的動力 🙂
聽起來或許媚俗, 可是我們是這麼相信的.
馬世芳說「台灣樂團普遍的問題,除了歌詞太爛,就是主唱太差。很多歌前奏聽上去還不賴,主唱一開口就立刻解high了」
歌詞不論,上述評論也算可用在這位前929主唱身上
如果唱得再好一些,窗會聽來更無畏,墾丁的風會更溫暖,最想去的地方後半會更豁然。
版主回覆:(11/15/2011 01:31:47 PM)
我同意吳可以唱得再好一些.
主唱真的是能不能讓我們喜歡這個樂團的關鍵.
確實, 若吳能唱得更好, 929 也可能更不只如此.
不過, 解High倒還不至於.
跟很多最近不知從哪裡跳出來的獨立樂團相必, 我覺得吳的歌聲中至少有故事,有種執迷的沉著.
很志寧的個性~感覺中庸有禮又帶點靦腆的微笑~沒有黃玠的調皮,但是,卻有種溫暖 像永和豆漿般 豆味中帶點碳燒 適合單純用心的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