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雯婷《Faye 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
發行 Label:亞神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製作人 Producer:詹雯婷;盧律銘(1、3、4、5);陳君豪(2、7、8);李化迪(9、10、11);奧斯卡(3)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詹雯婷;吳筑筠(1、2、3、4、6、7、8、9、10、11)
火焚若等閒
By:1319
要説悅耳,《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的確是較不流暢些。至少比起前作《小太空》,儘管已經揭示了詹雯婷個人作品中電氣化的區別,至少還大程度保留了流暢又易懂的主流音樂旋律,《詹》在聽覺上義無反顧的往極繁主義走去,甚至有些歌曲往電音的領域更跨前一步了。但同時,比起《小太空》一曲一曲個別的扣人心弦,《詹》是更爲“流轉”的:誠然,它還是有拿得出手的主打面相曲目,但聽完整張專輯後,才發現焦點不在個別單曲的悅耳程度,也更可以理解那些極繁主義爲何,那些動用到更多電音創作與製作手法的曲目又是爲何。《詹》用了一張專輯的篇幅,來敘述一個從混沌到清澈的“過程”。
〈融雪〉以中東樂器演奏的 loop 編排開場,營造的異國情調似乎回望著 F.I.R. 早期采樣世界各地音樂元素的風貌,但此異國情調很快就被打散,接著的是工業噪音與 breakbeat 的相互替換,以及 Faye 單刀直入的演唱著線條不定的旋律,整體呈現出混亂又支離的狀態。〈焚風〉的四四拍 tribal house 算是解除了〈融雪〉的混亂與支離之感,但曡成一座沙塵暴般的 pad,以及律動不斷往反拍傾斜的副歌,亦營造出一些混沌與不安的驅動感。
至此的文字雖以第一人稱寫作,但還是以外在的事件(“他們愛放煙,他們愛縱火;他們不想讓你看清輪廓”)與情景(“焚風吹來,焚化了不該愛的愛”)為寫作對象。到了〈詠愛〉則筆鋒一轉,減少了對外在事件與情景被動(“我走在最顛簸的路段,你的背影還固執的糾纏”)的描寫,而更大篇幅描述一些主動的、内心的思緒(“浴火成灰,不負這輪,迴詠愛不後悔”)。在音樂方面,〈詠愛〉也徹底解除了〈融雪〉的混沌與〈焚風〉的不穩定之乾,以 EDM 思路的 pop 示人,除了流暢與順耳以外,其 drop 與 climax 的結構運用也製造出了從混沌與不安中扶搖直上的聽感。
由〈詠愛〉到〈Alle〉的這一段,可以説是潛往内心的探索,甚至可以説是信仰的探索;“信仰”在前作《小太空》中是個大主題,在《詹》中亦然。連同音樂也是,離開了外在的煩亂,而以更順暢與悅耳的 pop 表現内心中更具主動意識的景況。然而,〈詠愛〉到〈Tears〉的這一段也並非一個直線式的敘述,當中也存在著矛盾與拉扯;文字中,雖然有〈詠愛〉與〈Alle〉的堅定與信念,卻也有〈預言石〉與〈#7〉的彷徨與懷疑,相互交叉著。
有趣的是,〈Alle〉唱的是福音的詠嘆,但音樂面貌卻是波濤洶湧的 symphonic rock,無論是歌曲與樂器編制,或是波濤洶湧的〈Alle〉與純净昇華的〈詠愛〉,都形成戲劇性的反差;而被編排在專輯中段的〈Alle〉,也似乎是整張專輯敘事中的高潮。此後的〈瘋人院〉與〈Tears〉,又回到了開頭〈融雪〉與〈焚風〉中,對於外在混沌與不安的描述;但比起〈融雪〉與〈焚風〉被動的掙扎與應對,〈瘋人院〉與〈Tears〉似乎更具有種全盤接受之感。連同音樂也是,比起〈融雪〉的支離與〈焚風〉的混沌,〈瘋人院〉與〈Tears〉聽來竟有種愉悅之感,前者是 garage house 舞曲,後者也有 2010 年代 k-pop 女團的既視感?
〈瘋人院〉、〈Tears〉與〈融雪〉、〈焚風〉的不同,似乎是〈詠愛〉到〈Alle〉這一段信仰與懷疑之間拉扯的結果。但實際上的結果,是屈服還是超脫於現實景況?由 Howie Lee 製作的最後三首歌曲給予了最後的答案。〈煮沙〉由鋼琴與中東民俗樂器的彈撥引入,回應著專輯開場的〈融雪〉,但此時已不是民俗樂團編制的演奏,更沒有混亂的換景,反而顯得幽靜;就連 tribal beats 與 wobble lead 的加入所製造的聽覺高潮,聽來也並非是爲了製造不安的張力,反而像是一種儀式的行禮。
〈山海盟〉亦延續了〈煮沙〉聽覺上的幽靜與結構,只是音色的選用與歌曲的寫作更顯得“有機”,而文字方面,也從〈煮沙〉中“煮一鍋沙啊想煮成一席盛宴”的狂想,化爲“萬物不朽,安撫我苦與痛;萬象萬劫萬法,與我曼舞”的自若與敬畏。最終的〈aalleeeeeee〉則對照著中場的〈Alle〉,但比起〈Alle〉波濤洶湧所製造的戲劇感,〈aalleeeeeee〉則以聽覺上充滿暖光又不斷迴旋重複的音樂搭配,解除了〈Alle〉的張力,也使這首歌曲的詞曲内容與音樂形式合一,完全了它福音歌曲的目的。
Howie Lee 製作的三首歌曲被安排到專輯的末端,絕不只是市場考量的問題;這一段所欲表達的超脫、寧靜之感,或許由 Howie Lee 的電音製作手法經手才最爲適合(可延伸聆聽他去年發行的《鳥島》,也是敵托邦中的烏托邦想象)。而《詹》所表達的各種支離與混亂、懷疑與掙扎,至此也透過信仰獲得了釋懷與解決。
《詹》可視爲《小太空》的晉級之作。兩者皆使用的電音的配器與風格,也同樣觸及信仰的題材。但比起《小太空》以單曲為單位的片面化表述,《詹》更有意透過曲目編排,來製造文字上與聽覺上的連貫敘事,儘管有時曲目與曲目間未必真的有很强的關聯。而爲了達到這個目的,《詹》的製作團隊也不懼使用更極端、更“非主流”的手段;因此有開場〈融雪〉迅速切換的 sound collage,亦有結尾〈aalleeeeeee〉迴旋重複的極簡思路。間中還是不乏 pop 的曲目,但相較《小太空》大篇幅較純粹的 synthpop,《詹》則動用了更多樣如 garage house、glitch、new age、industrial 等的聲響與元素,並順應著尋找信仰的主題更大篇幅的融入了 worldbeat。《詹》最令人贊賞的是,極繁至此,聽起來卻仍有其條理,同時也形成了作品本身的風格與敘事。
《詹》也可以説是一件有開創性的作品。詹雯婷借此作品,使自己風格則愈加清楚也愈加精彩。在饒富姿彩的女歌手(網民稱之爲“神婆風”)成爲中文流行音樂顯學的近幾年,田馥甄的冷暖對比,以及蘇運瑩的寫意景致,成爲了與突破自己風格框架的女歌手競相臨摹的對象,且看去年金玟岐的走鐘級轉型;詹雯婷則藉由自身的唱作風格,以及另闢蹊徑又對味的團隊選擇,開了一道更爲熾熱、更爲飽滿也更具動態的路數。而《詹》本身則采用了不少在外國或許已是流行,但在中文音樂卻仍會被歸類爲“非主流”的曲風與元素,並用“主流”的語匯表達,試圖開拓聽衆的耳界。從《詹》的斷貨與回響看來,確實是有可以達到的潛能。
P.S. 詹雯婷在這張的演唱表現、發聲位置、聲音狀態,讓我想起《我拿什麽愛你》時期的齊秦。當年齊秦還是入圍了金曲獎國語男演唱人,但之後的聲音狀態就是…《詹》的 Faye 與《我拿什麽愛你》的齊秦,那時候也差不多到了嗓音機能巔峰的年紀。亞神若是有意栽培詹雯婷,或許可以考慮給她請個 vocal coach之類的。
Fresh 指數 Rating:8 / 10
推薦Replay曲目:
〈融雪〉 詞:詹雯婷 曲:詹雯婷 編曲:James Collins、Fiachra Mac Oireachtai 製作:詹雯婷、盧律銘
〈焚風〉 詞:余琛懋 曲:Nico Larsson、王爺斯禹、詹雯婷 編曲:徐平 製作:詹雯婷、陳君豪
〈詠愛〉 詞:奧斯卡、吳易緯、詹雯婷 曲:奧斯卡、吳易緯、詹雯婷 編曲:奧斯卡、James Collins、Fiachra Mac Oireachtai 製作:詹雯婷、盧律銘、奧斯卡
〈預言石〉 詞:葛大爲 曲:詹雯婷 編曲:James Collins、Fiachra Mac Oireachtai 製作:詹雯婷、盧律銘
〈#7〉 詞:詹雯婷 曲:詹雯婷 編曲:James Collins、Fiachra Mac Oireachtai 製作:詹雯婷、盧律銘
〈Alle〉 詞:詹雯婷 曲:詹雯婷 編曲:詹雯婷、楊君穎、陳君豪、錢威良 製作:詹雯婷
〈瘋人院〉 詞:Gae Hyuk Cho、張暢、許郁翎、詹雯婷 曲:Gae Hyuk Cho、張暢、許郁翎、詹雯婷 編曲:許郁翎、程杰、陳君豪 製作:詹雯婷、陳君豪
〈Tears〉 詞:Alicia Angel、Nico Larsson、倪子岡、詹雯婷 曲:Alicia Angel、Nico Larsson、倪子岡、詹雯婷 編曲:陳君豪 製作:詹雯婷、陳君豪
〈煮沙〉 詞:李格弟 曲:詹雯婷 編曲:李化迪 製作:詹雯婷、李化迪
〈山海盟〉 詞:詹雯婷、楊君穎 曲:詹雯婷 編曲:李化迪 製作:詹雯婷、李化迪
〈aalleeeeeee〉 詞:詹雯婷 曲:詹雯婷 編曲:李化迪 製作:詹雯婷、李化迪
建議 Skip 曲目:以專輯敘事的觀點來看,沒一首真的值得 skip。但不得不抱怨,〈詠愛〉的 vocal mix 得似乎太前面了,導致原本可以很有punch的impact少了。不知是不是因爲主打歌的關係,其他歌曲就沒有這個狀況。理性上我知道進入副歌的 bass 要做什麽,“我回歸王位~位~位~位~”的 stereo 效果也要做什麽,但聽覺上這些效果似乎不彰。
一念之差之後的收與放
By:老黃瓜
《小太空》發行時周圍很多人都對Faye贊譽有加,我沒有不同意,因為你的確可以聽到跟FIR時期相比很明確的不同,也將一度聽來疲憊的她開始恢復了一些神貌。沒說的是,如果扣除對比性的不同留下的驚艷,專輯自身即使是在2017年的時空,從多個角度對我來說還是偏單薄的。
我會記得Faye發過《小太空》,但過了2017/18年後,可能就會越來越不記得這個專輯內的作品有哪些,也應該很少會再聽。但畢竟是單飛第一張還在摸索期,未來依舊指日可待。畢竟,平地一聲雷第一張開出經典,然後神采逐步
消散Faye也不是沒見證過。一步一步來,沒有不好,只要你有伯樂或你很有錢。
所以第二張的Faye沒有要給自己退路,尤其間隔了4年,第一張也打下一定底盤的期待值。
她用作品告訴大家,外界這四年的等待總有價值。當然,年數不能證明價值,只能用價值來回看這些年數,而即使未能產出對聽眾而言的高價值,對歌手而言那些歷程於個人留下的刻度,是我們外人不能衡量的。
《Faye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是一張極其冒險的作品。可別提什麼樂壇已有其他神婆系也沒什麼特別之類的。用系別的存在來去否定本身就很有問題了,即使是類似曲風下也可以呈現出不同生命段的不同風采。
這是奠定詹雯婷不可被取代位置的代表作。因為它讓你完全看見詹雯婷的創作、視野和Sense。
我一直沒有把Faye跟創作歌手划等號。雖然她明明在FIR時期就已經有作品也不算少,但因為沒有一首是她自己創作然後留下深刻印象的,所以在一個樂團編制下更難建立。第一張《小太空》打著全創作,但其實這也是剛才提到的問題癥結吧,我認為深刻度始終不夠。我的深刻要多深刻?我想就是聽完我會馬上想要找出幕後名單。(當然爛到笑出來的歌我也會)
文案提到音樂創作營是這個專輯的起始點。那次的創作營真的要好好感激膜拜,畢竟這類創作營也不少,也聽過如何對一些人有很關鍵的推動,但最後的成果是從《小太空》躍進到《Faye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那可非一般。
話說,最大的貢獻就是放下全創作的執念,反正第一張幾乎是全創作已留下一定印記了。這回創作部分退到詞曲有約一半是她,其餘交出或合作。
豁然開朗啊。神采四溢啊。
《Alle》、《山海盟》、《煮沙》、《融雪》等,撕掉編曲製作的外衣,不只是穩妥,而是發現她的能耐。又或者,也許在FIR初期,那些精彩作品詞曲寫著FIR的,她要嘛已有不少貢獻要嘛就是好好吸收並保存得宜。
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更適合的位置:製作統籌。找來的名單或許只有Howie Lee和盧律銘是比較不會馬上與Faye聯想到的名字,可是當你聽完作品瞭解她要乾嘛時,就知道她不是在堆名字,她知道什麼作品要找什麼人來完成才好。
最激賞的是她的Sense。這是直到《小太空》都還沒明確建立的。姑且就用「神婆」一詞來形容,這類神婆Art Pop,不只是容易眼高手低,更容易出現的是參差不齊,還有曲目相似度過高的情況。雖然這張不至於到每一首歌都鮮明到獨一無二,但曲目之間的能量變化相當剛好,在起落之間把你勾住想要繼續聆聽。在主流圈這麼久Faye也深知規則,如果想保持和不同聆聽習慣的樂迷的連結,仍需比較親民的作品,而《預言石》和《詠愛》就擔任這個角色,但一點也不會造成破壞。
稍微岔題,〈預言石〉在葛大為手下展現他著實功力,玩味空間無限。一句「一念之差」看來很順其自然,而之中究竟是否也藏著「一年之差」,唱的人是否有時在唱的也是這句,我想只有當事人有答案。
創作與統籌能力大暴發以外,回到之前單曲速評時我在《詠愛》提到的,Faye狀態很好,不只是音樂靈性上的,還有歌聲的質和當中蘊含難以言語的能量。除了在一兩首歌覺得氣的穩定度可以再好一點,找不到什麼可挑剔的。(現場我就不知道)
在這些較為理性的表述外,我想《Faye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給了我(也可能還有你)一個closure。
F.I.R.第一張專輯發行時我20歲正在當兵。可知當時這張專輯如何讓我和周遭友人瘋狂,讓我在鬱悶無望的那些當下感受這個世界之大。
下來幾張在我心中如何我就不多說。我不是F.I.R.粉,但第一張在我青春歲月的刻度是如此實在,然後看著心裡因為這張種下的強壯小樹開始凋零。心中難以名言的無力感就像「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留下的後遺症,對於當下的精彩無法好好擁抱。
我因為這次樂評再度拾起《F.I.R.飛兒樂團 同名專輯》。我一邊聽一邊開始從這個起點,想象18年後的此時現在,如果有人拿著這張專輯說這是F.I.R.的專輯,我一定相信,因為著實合理。
於是18年後,我找到了那個補齊缺口的圓滿。
最後,所有創作歌手們,真的真的真的不用太執著全創作。詹雯婷透過專輯完成的不只是情感上的放手,還有實際執行時如何放才能收最終收放自如的印證。
Fresh 指數:9.5 / 10
推薦Repeat:整張。
建議 Skip:無
在百花凋殘的當下倒也不顯得寒酸
By:洗碗背包婦
分道揚鑣後詹雯婷的成績是否更亮眼?這一直是媒體和歌迷熱切關注的事。從曾讓她角逐金曲歌后的首張個人專輯《小太空》中就明顯看出她改頭換面並找回自己屬性的決心,彷彿是非要徹底推翻從前,才算鳳凰涅槃似的。
在隔了四年推出的新作《Faye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裡,詹雯婷仍游移在流行音樂與電子樂聲中找尋均衡點,但細讀了文案後,她似乎更懂得自己是誰,也更明白接下來將去往何方。亦因如此,詹雯婷親自擔任了這張專輯的製作統籌,試圖把世界音樂、實驗電子跟流行音樂共冶一爐,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全新音樂面貌。
讓我們從專輯的名稱開始介紹概念吧。以本名【詹】、【雯】、【婷】作為文本的根底,意味著在雲彩上唱歌跳舞的樣子,是她活出自由,回歸本我的樣貌,並用音樂打造自己的世界觀,將生命中的雜質以音樂創作冶煉為11首結晶體,歡迎你進入她所建構的內在宇宙領域裡盡情探索與共同宣洩。因為這張專輯是在她最絕望時仍舊心懷盼望而完成的,在絕望與盼望的情緒中和藝術審美上畫了一道長長的分水嶺,也就是結構上的“元敘事”意圖,把作品分為偏重精神信念的前半部和偏重描寫敘事的後半部,前面四首歌就在描述當初她自己如何從謊言中甦醒,從覺悟、反思到療傷、痊癒並勇敢離開。而後半段就就有趣了,故事的敘述是倒置的,從現實空間回溯到最原始的天地初開,情緒的發展則順著從痛苦一步步走向開闊明朗,同時藉助宗教給予的力量擁抱新的自我。
自小受媽媽的熏陶開始愛聽世界音樂,所以在她的音樂體系中一直想完成世界音樂x實驗電子x流行樂風並存的音樂風格。這種樂風上的想法在Faye詹雯婷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小太空》裡已經初見端倪,這回更顯現出那蓬勃的野心,卻反映了一種返璞歸真的自然感,鋪展出的浩瀚星圖,與世界樂風裡的史詩氣質契合。詹雯婷把千禧年的碎片繼承下來,用新進的思路拼接出了一張最獨特的主流專輯,因此我堅決認為是那撥開雲霧見月明的概念從詞曲到幀裝設計一脈相承,專輯才顯得如此精闢完整。
藉此,我想推翻一些聽眾對這張作品的意見,尤其是在與上一張專輯比較後覺得這次收錄的作品旋律性偏差,太寡淡了,而且不自洽,難以分辨歌曲的段落以體現情緒的變化。但《Faye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從第一首開始就把焦點放在意象和氛圍的營造,每一首作品在音樂情緒的發展和信念確立的過程中都舉足輕重,因此旋律成了輔助的作用,只要保留了其流暢度,就不需要按照流行音樂的模式探索。反倒是越獨特的和弦編寫就更容易開拓曲風的邊界。
常接觸實驗電音的聽眾可能會察覺到在聲音設計方面,為了展現更細緻的另類意象,歌聲成了一種配器,搭配不同氣口的演唱,彷彿所有的音色和演唱都在其應有的坐標,才能呈現出難得一見的奇景。 Faye擁有細膩與顆粒感的特有音色,因此如何讓她帶點異域情調的“斷氣式”唱腔自然流利足以入耳並保留其靈氣與特質絕對考驗了製作團隊和編曲人。縱然她的低音和中高音部分音質有點分裂,但她始終以一種非常堅定明亮的聲音引領著元素唱出瞭如“雲彩”一般的悠然自在,因此類似“含糊的咬字“、”尖細的哭腔“等評語反映了是用一般流水作品的窠臼決定歌手的表現。
當然《Faye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也沒他人形容的如此非凡,至少在編曲方面我覺得還是欠缺理想。畢竟是一張結構性很強的作品,歌曲排序和情緒的起伏轉變緊密相連。前面四首的連接大致上還算一氣呵成。到了分界線的〈#7〉曲風上的多元性開始顯露,但歌曲之間的銜接也漸漸覺得牽強,聽起來突兀許多。我嘗試了把後半段的歌曲排序來回整理,把第七首與第五首對換,再把第八首〈Tears〉推移至最後第二個位置,思路才不那麼飄渺、破碎。
讓我掙扎許久的是在收歌方面的單薄,在平衡華麗和矯揉做作之間有些迷失,尤其是李化迪(Howie Lee)負責製作的那三首顯現歌手心境上轉換的作品,縱然編曲有多層次鮮明,創作還是遵循標準的華語流行樂邏輯,在聽感上並不能和編曲較好地融合,想法和實際之間產生的夾生半調是使得這些作品聽起來彆扭的原因。整體的詞彙的疊砌有點不明所以然,曲作也偏好用流動替代記憶點的凸顯,創作技巧因此有些粗糙,讓這張專輯的保值度大打折扣。
十一首作品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打歌〈詠愛〉和〈瘋人院〉。兩首作品的宏大繁雜的編曲絲毫不影響其流行價值。前者的製作以偏冷感的吉他配人聲吟唱描繪潛藏於生命裡的黑暗之處,在層次分明的編曲轉化下,漸漸轉為明亮與華麗的遼闊感。這首充滿霸氣的先行曲也奠定了整磚的基調,散播了強烈的訊號,那極具張力的畫面感,給予筆者穩定與療癒的共鳴力量。後者以詼諧的黑色幽默看待生命中的群魔亂搖,偏歐美都市音樂的氣質說偏暗面的話題,細緻探討的也是個人分別對思想與肉體的糾結與和解,更是響應了吹毛求疵每一個細節的仙女座自我撕扯的過程。
《Faye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無論是在實體專輯設計或MV的拍攝,都以多重維度手法突顯音樂與Faye當下的內在階段,她通過這張唱片完成了自我的重生,拋開了過去所有的指責,堅定了自己的音樂理念。正如faye自己所說的:”有些作品不強求一時被承認,但它會一直在那裡,等待你去發現“,這張專輯未必會被廣大聽眾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但她希望透過這樣一張回頭溯源、自我剖析的唱片,讓你認識那個最真實的“詹雯婷”。就算這張作品有一些不足的部分,耳中傳來的這些音符從她身體迸發,最終化成雲彩,在你心上跳舞。
Fresh 指數 Rating:7 / 10
推薦Replay:
〈融雪〉 詞:詹雯婷 曲:詹雯婷 編曲:James Collins、Fiachra Mac Oireachtai 製作:詹雯婷、盧律銘
〈焚風〉 詞:余琛懋 曲:Nico Larsson、王爺斯禹、詹雯婷 編曲:徐平 製作:詹雯婷、陳君豪
〈詠愛〉 詞:奧斯卡、吳易緯、詹雯婷 曲:奧斯卡、吳易緯、詹雯婷 編曲:奧斯卡、James Collins、Fiachra Mac Oireachtai 製作:詹雯婷、盧律銘、奧斯卡
〈預言石〉 詞:葛大爲 曲:詹雯婷 編曲:James Collins、Fiachra Mac Oireachtai 製作:詹雯婷、盧律銘
〈Alle〉 詞:詹雯婷 曲:詹雯婷 編曲:詹雯婷、楊君穎、陳君豪、錢威良 製作:詹雯婷
〈瘋人院〉 詞:Gae Hyuk Cho、張暢、許郁翎、詹雯婷 曲:Gae Hyuk Cho、張暢、許郁翎、詹雯婷 編曲:許郁翎、程杰、陳君豪 製作:詹雯婷、陳君豪
建議 Skip:〈aalleeeeeee〉
十萬個為什麼的解答是放棄
By:蛋黃仔
好抽象,好難懂,這是《Faye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給出的第一印象。光是了解專輯名稱的意義、文案裡的小鳥寓言、歌詞和歌名到底是在表達什麼,就已經消耗了不少腦細胞,而且到最後我也似乎沒有真的搞懂多少。重複聆聽,試圖自我消化,再看看 Faye 在不同訪談中對於專輯的想法,才發現根本對不上答案,每首創作都深深蘊藏 Faye 對於不同生命、愛情等面向,高深莫測的見解,比隱喻更隱喻。
有些抽象的藝術會讓人覺得有所距離,但有些則會讓人因為那些無法理解更為著迷,而《Faye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對我來說屬於後者。就算無法透過文字換來比較直接深刻的感觸,整張專輯聽覺上的畫面感強烈,就像是科幻電影建立一個全新的世界觀,編曲上採用的不同元素、音色巧妙融合,每一個細節都要拿捏地精準,才能畫出一道道聽者能身臨其境的異域風景。在華麗的編曲包裝下,旋律本身也有一定的抓耳度,而且流行感強,搭配較難消化的編曲和歌詞,讓整體的聽覺體驗更舒服。
然後,要談 Faye。Faye 的演唱實力在 F.I.R 時期就已經有目共睹,但單飛後的歌手要能生存不能只靠歌聲,更何況女歌手的競技場近年來競爭激烈,要分到一杯羹就非得展現足夠的音樂本質以外的個人特質與存在感。《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裡的 Faye 比在首張個人專輯的 Faye 光芒更耀眼,創作特質更明確,某種程度上已經能看到準女歌后的架勢。
就算我知道好的音樂、藝術和電影是應該去感受,而未必需要被搞懂,很多時候還是會對後者有一定的執念。《Faye詹雯婷 在雲彩上跳舞 嘰嘰喳喳》或許是去年少數我能完全放棄理解,卻絲毫不影響我對它的欣賞的專輯。
Fresh 指數 Rating:8 / 10
推薦Replay:整張順著聽吧
建議 Skip: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