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念先《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
發行 Label: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製作 Production Unit:馬念先工作室
製作人 Producer:馬念先;蔡坤奇(4)
節奏音樂老生長談
BY:1319
節奏音樂成爲中文音樂顯學的時代,其實沒想象中的精彩。普遍上,業餘的藉著音樂製作發行門檻的降低,製造通篇拾人三成牙慧的無聊歌曲占據每日新發行;專業的過度迷戀技術與音色,卻忽略了創作與詮釋,同時對於音樂科技的瞭解與使用仍停滯於十幾年前,多年下來已無進取可言,形成內捲。還未成熟,就已老生常談。
在這種時代,總算終於迎來算是“老生”的馬念先,帶來他的個人創作專輯《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印象中馬念先一向與節奏音樂有關。無論是在各種評選場合針對律動與韻律的評語,還是在音樂作品上。當中,以糯米糰樂團主唱的身份,以及與自然捲蔡坤奇另組的 Project Early,又各呈現出不同的節奏音樂面貌。
糯米糰的作品口味比較雜些。從他們最知名的兩首歌曲,bossa nova 的〈巴黎草莓〉與 funk rock 的〈跆拳道〉,便可知當中的跨度;細數歷年來的作品,可觸及 britpop、breakbeat、house 不等。在當年中文音樂試圖從芭樂抒情與臺式 R’n’B 尋找出路的境況下,這無非提供了聆聽上的刺激與新鮮感;但在各地各類音樂唾手可得的今日,反而突顯了創作上的空乏,以至於在沒有創作内容的支撐下,這些曾經另類的表象形式如今已有過時的尷尬。即便是 2017 年復出的《別急著說愛我到天長地久》也是如此,果不其然最精彩的是改編舊曲的〈長白襪上〉。
相比之下,於 2006 年期間短暫活躍的 Project Early ,其作品則更專注於 indie-pop;r’n’b 與 pop 的優美旋律,融合 soft rock 與 boogie 的神采,簡直可稱之爲當年的臺產 city-pop 了,而且高端,如今聽來仍十足保值。可以説,糯米糰的創作主旨在於玩樂,嘗試各種不同的音樂形式;而 Project Early 的部分則更在意悅耳、動聽的程度,對於 songwriting 更細心講究些。不意外的,以馬念先個人名義發行,找來各界能手參與(包括蔡坤奇)的《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氣質更接近 Project Early 些:悅耳的旋律,輕快的律動,清新中帶點復古的氛圍。
從專輯名稱可略知專輯的復古走向,開篇〈1989的下午〉更是點題年代,並經由音樂本身逐漸展開:由現正流行的饒舌開場,時代感的鼓機與合成琴音色中暗度 80 年代台灣流行現場的關鍵詞,續道往前,副歌直接端出當代中文流行音樂常見的旋律 hook,如此自然又成功的完成了時光機的使命。接著〈寶貝好壞〉筆鋒一轉,以酷似 Prince 〈1999〉的 synth-funk,加上及 blues 與 soul 流派音樂標志性的假音演唱,致敬了 80 年代的美國黑人流行音樂。東瀛西洋,兼收并蓄。
《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到了中部越趨鬆動,卻也更顯靈動。〈再見台北〉中談起林强的〈向前走〉,兩者在文本與音樂上皆是相反,後者呈現火車驅動與行軍曲的節奏,而〈再見臺北〉的 smooth jazz 步伐穩健之餘帶著失意又眷戀的情緒。於 Project Early 期間寫成的 R’n’B〈台北紐約〉,可見證當年作品的保值程度,放在 15 年後仍是專輯中最好的旋律之一。這些歌曲保留了大量的空間,本可讓歌手盡情演繹,可馬念先無意展示飛天遁地的黑人音樂唱功(大概也沒有),他以可柔可韌的簡單聲音線條演唱,再以適合音樂情景的語氣詮釋,已足夠受用。反而這些空間留給了樂器陳述詮釋;〈再見臺北〉當中唐寧彈了相當低調卻又極爲厲害的爵士鋼琴,豐富了聽覺上的閃亮潤色,也實實在在的豐富了情緒的傳遞。
接連幾首的西洋音樂曲風之後,〈愛我請保持沉默〉又將 80 年代抒情情懷的鏡頭運向台灣這邊,儘管錄音科技的進步再也無法重現當年的錄音成色,但標志性的編曲配器化成灰也認得出;Songwriting 是好的,但與當年金刀大馬的主打歌相比頗爲含蓄,與專輯的節奏音樂風格又相形生硬。〈蘋果人民共和國〉開場的 atari 與 iMac startup 聲響亦與專輯的美感脫節,但勉强能視之爲將聽者從 80 年代拉回現代的過度(儘管手段倉促);作爲專輯唯二有饒舌的歌曲之一,也是對開場〈1989的下午〉的一種呼應。可當作 bonus track,亦可作爲專輯末端的回程時光機。
不鋪張概念,也不彰顯做自己,單單聆聽整張專輯,就已完整的將時代、地點、人格特質與情感表達清楚。《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在復古元素與符號上運用的豐滿卻又有序,雖然不時會有如〈愛我請保持沉默〉的顯眼皺褶,但整體在歌曲的調性與專輯的鋪敘上不急不徐;更重要的是,有不錯的創作支撐,亦在元素與符號的運用上講究一定的本源性、音樂性,并非浮誇的展示,更非反芻別人已消化過的快餐流行產物。
在節奏音樂成爲顯學卻越做越無聊的時代,像《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這樣典雅又實在的 easy listening 作品,無疑是超群絕倫般的存在。可縱觀馬念先歷年做好與做壞的作品,甚至縱觀 2005 年前的中文流行音樂作品,其實也是正常發揮。這“正常發揮”,不是直觀的貶損也不是對比的神化,而是把音樂放在第一順位的基本功:創作、製作、唱功環環相扣,以創作者自身的感知與音樂養分為基底,做得認真、得宜且自然。《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若無前衛、精彩,也有動人、純粹。
Fresh 指數 Rating:8 /10
推薦Replay曲目:可以整張聼。
建議 Skip 曲目:無。
歲月不是殺豬刀
BY:蛋黃仔
近年來流行的復古風歌曲容易聽起來就很抓耳,卻也容易讓人覺得同質性太高,或是復古得太過表面化,實質上沒有太大的說服力。但是,《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不同,聽完後會想沉溺在音樂勾起的懷舊情懷,而且會覺得聽不夠。
馬念先新專充分展現復古風的多樣性,有把 funk 玩到極致的〈寶貝好壞〉,有致敬俗氣懷舊情歌的〈愛我請保持沉默〉,也有善用歌詞細膩捕捉80年代潮流縮影的 〈1989的下午〉,在歌曲之間的變化性和整張專輯復古氛圍的一致性做出很理想的平衡。歌曲旋律或許聽似簡單好唱,但要像馬尿這樣充分掌握和表現節奏上的律動絕非易事。回想和糯米糰同時期的樂團,很多主唱現在的歌聲都有明顯的歲月痕跡,還好馬尿的嗓音保養得好,仍有足夠的彈性和亮度,能隨著歌曲的律動游走,並且不失個人特色。
《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數位專輯封面上寫著 “happy vibes inside”,這樣的形容再貼切不過;不只是歌曲本身的歡樂輕鬆,也有一部分是難得能再看到馬念先交出一張完整作品,如獲至寶的快樂。
Fresh 指數 Rating:8 /10
推薦Replay曲目:
〈1989的下午〉詞、曲、製作:馬念先 編曲:馬念先、吳智暉
〈寶貝好壞〉詞、曲、製作:馬念先 編曲:馬念先、吳智暉、林庭鈺
〈台北紐約〉詞、曲、製作:馬念先 編曲:吳智暉
建議 Skip 曲目:-
指引了年代而然後呢
BY:老黃瓜
復古很多人都在弄,但做得徹底的少,做得好的更少。甚至,連在串流的音量也都像老專輯那樣較小。
之前幾張專輯都花了不少時間論及歌曲的旋律本質要顧到,而馬念先這張專輯就示範了不只是有形體(編曲)也有線條(旋律)再搭配符合意境的歌詞,一首好歌該有的形與魂兼具。
這是一張對美好時代的低調致敬,若說少了些什麼,或許就是缺了一兩首特別抓耳出彩的作品來讓專輯昇華到接近經典的模樣,缺乏這類日後能成為記住這張專輯的指引作品。
Fresh 指數:8 / 10
推薦Replay曲目:適合整張順著聽
建議Skip曲目:無
用音樂復刻自己的青春
BY:洗碗背包婦
最近年長的小編因為被迫索居,悶得發慌,開始重溫起八、九零年代的經典金曲。黃韻玲、Prince、同期盛於日本的竹內瑪莉亞等都是我年少時期崇拜的偶像,後者更是City Pop的代表。就如老媽褲及老爹鞋又開始在時尚圈掀起波瀾一樣,這門風格在2021年成為音樂圈的嶄新潮流。
出道二十餘年的馬念先,積蓄十年的創作能量,在今年發行了生平的第一張個人專輯《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以幽默的細微察,通過獨特的“馬式歌曲”,用自己的詮釋向大眾介紹年少時期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寫詞多由都市的視角出發,包括去年釋出的〈1989的下午〉,歌裡塞滿各式文化梗,喚起不少同輩人的青春記憶。還有筆者拍案叫絕的〈蘋果人民共和國〉面對千變萬化的環境,他嘗試以犀利的手法撥開現象的雲霧,揶揄“蘋果基本教義派”的愚昧和天真,那時間感的趣味契合幾近完美。當然整體來說,千言萬語彙聚而成的浪漫派文學和舒服絲滑的曲風默契的配合還有可以更精闢。
不如一些點評形容的這張專輯的製作有一點粗糙,尤其是模仿80年代的音效和混響略微失衡了些,但馬老師有解釋過他不願把太多精力集中在錄音方式和音色而忽略了作品的“本質”。例如在向偶像Prince致敬的〈寶貝好壞〉裡,馬老師對編排上的巧思拿捏得恰到好處。如果真的要吹毛求疵的話,那就不得不說部分歌曲顯得同質化了點,特別是當你把八零年代的複古風搭配馬老師一貫的爵士藍調的節奏型曲調,聽多幾回就有種似曾相識的朦朧感。這也就是我偏愛最出挑的作品〈愛我請保持沉默〉的原因。這最跳tone也可以說最流水性的作品從詞曲、編曲甚至演唱都讓人回溯到八零年代的情歌,讓人意猶未盡。
馬老師曾在訪問中承認,《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是一張“服務中年人的專輯”,對現在20歲上下的年輕人應該沒太多吸引力。值得欣慰的,從社交媒體的評語可以看出這張像徵著80年代台灣旅行記的專輯,因汲取了當時音樂的精華,在飽滿的律動和暖烘烘清新氛圍的點綴下,任何年齡層的聽眾內心裡都會泛起好幾道漣漪。
Fresh 指數 Rating:7 /10
推薦Replay曲目:-
建議 Skip 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