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h 中文鲜货色 reviews

四對耳朵的試聽室:王彙筑《FAC:E》

王彙筑《FAC:E》

發行 Label:台灣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製作 Production Unit:王彙筑
製作人 Producer:王宥盛 Everydaze;莊鈞智(4、5);張汎宇(2);王彙筑(9)

終於落下的果實

By:1319

雖然王彙筑已出道 9 年(包括《女朋友 男朋友》電影原聲帶),間中推出了一張專輯、EP 和單曲作品,但這張《FAC:E》某種意義上可被當作她的首張專輯。

回顧她 9 年來的歷程,2014 年發行首張專輯《少女維拉》並入圍金曲獎是高光時刻,其後她似乎處於邊陲地帶,有一些不太成功的比賽經驗、不了了之的合作案、還有不少的小型表演與巡演,真正有新作密集推出也是這兩年的事。儘管《少女維拉》算是重要的里程碑,但如今聽來仍有許多不不完善。相比之下,這張《FAC:E》是張更成熟、完整、自若的作品,無論是在創作與演唱上,或是整體製作成品上。

《FAC:E》并沒有高調宣佈回歸,也未大聲宣揚“做自己”、“概念專輯”。但作品似乎圍繞著一個共同角色。每首歌曲固然有其主角,但一張專輯中的各個“主角”是否是同一個人則需解讀;也當然,《FAC:E》作爲王彙筑的個人創作專輯,亦可合理的把創作者設想為共通主角。至少要推敲,從《FAC:E》曲目中對話對象的設計,可以推敲出這個主角的全貌。

《FAC:E》大致可粗淺的劃分成兩部分:與自己對話的〈24 Hours〉、〈山一直都在〉、〈Totoro〉,以及與另一個對象對話的〈Hey Dear〉、〈遮多遮多〉、〈城市海〉。但隨著〈當我站在你面前〉與〈Mirror Mirror〉的到來,其劃分所指有所生變:〈當我站在你面前〉雖然有“我”有“你”,但這時實際内容中的主語已聚焦成“我們”;〈Mirror Mirror〉更是直接點題,把對話對象拉回自己身上外,也透過描述在鏡子面前檢視自己的缺點與最佳角度,暗示了〈Hey Dear〉等歌曲的對話對象為何人。縱觀整張專輯的歌曲,無論主語是“我”、“你”還是“我們”,其向往都圍繞在“想要的生活”與“想要的未來”上。是誰“想要的生活”、“想要的未來”?

這讓我想起王彙筑的前張 EP《親愛的傻皮》,當中也是一些寫實的心聲,平面設計上戴著笑臉面具的插畫人物和歌曲内容對照起來,何嘗也不是在談論“理想的自己”與“現實的自己”,兩個自我之間的比對與相處。意義上,《FAC:E》可被視爲《親愛的傻皮》更精緻化的續作、擴充。一般書寫自我的作品會以第一人稱為出發點,以“我”作爲主語。可《FAC:E》在編排上更具心思:以自我對話為形式,文本上的“我”隨著曲目編排不斷在對話主體與對象中游移,實際上“我”既是現實的主體、也是理想的對象,最後的安排是兩者聚焦,並以〈Bluebox〉呼應著〈24 Hours〉的自我觀察與勉勵收尾。

對照著王彙筑這些年來的經歷,也不難想象這些歌曲中的主角,實爲作者本人。事實有時候有些殘酷,作者的苦難和努力,與作品的好壞,其實并沒有直接的對等關係。至少在成品上,《FAC:E》的結果是可喜的,就算不瞭解王彙筑這些年來的落寞與努力,也無損它本質上的好聽。作爲一張中文流行專輯,songwriting 大致也做到最根本的悅耳又完整。比起《少女維拉》過度貼合和弦走向,《FAC:E》在寫作上明顯嫺熟靈活許多;也比起《少女維拉》較爲表象的英式民謠意象,《FAC:E》的成品也展示王彙筑對於西洋流行民謠與爵士的内化,並非只是表象的複製。

最明顯的差異,是《FAC:E》中不少歌曲的和弦走向明顯比《少女維拉》簡單許多,甚至〈24 Hours〉、〈Totoro〉從頭到尾只有一套簡單又重複的走法;這其實對應到西洋流行音樂淡化旋律、强化律動與音色表現的趨勢。可面對簡單反復的規則,王彙筑已能自在的寫出跳動的旋律,並充分區分主歌與副歌的差異,製造鋪陳與轉合。更不用説〈城市海〉、〈山一直都在〉此類結構較爲複雜的民謠寫作,王彙筑也有得心應手的表現,前者頗具蔡健雅早期民謠寫作的筆觸與真誠風采,後者看似簡單的意識流線條隱藏著一股後坐力。

《FAC:E》的旋律寫作與文字一樣,在曲序上也有巧妙的編排。前半段歌曲的和弦走向總會回到安定的主和弦,形成各自看似自洽又圓滿的敘事。但到了後半段主體與對象的聚焦昭然若揭的時刻,即有了明顯變化:〈當我站在你面前〉與〈Mirror Mirror〉的和弦走向不斷的圍繞著主和弦盤旋,從頭到尾未曾着地,〈Totoro〉甚至不斷地遠離著主和弦;整段呈現的空蕩又不安定之感,加深歌詞中的失落與疑問,帶來聼感與情緒上的新發展。

仔細聽來,前後兩段的分水嶺是在〈山一直都在〉與〈Totoro〉之間;在和弦走向的概念上,兩首歌曲也是彼此的反方向。收尾的〈Bluebox〉又回到專輯前半段的自洽狀態,儘管文字總結了前 8 首歌曲的各種自問,情緒上卻也是平靜、沉澱了許多;深呼吸,再迎接一次新的 24 hours。

整體而言,初聼《FAC:E》,最直觀的感受是音樂風格上的轉變:原本的民謠 singer-songwriter 色彩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 synth pop 與 soul 交織而成的 indie pop。或許可以說這更貼近時代的流行,但貼近時代的流行本身也難説對錯,更重要的是實際上的創作與製作。除了王彙筑的音樂寫作,也不得不提《FAC:E》製作人 Everydaze 的神助。

Everydaze 的製作與編曲有兩處值得被贊許,第一處是他的細心。這種復古 synthpop 意象的 indie pop 風格,其實用 loops 和 MIDI programming 已可做出發行水準的音質,也的確有不少臥室音樂人是這樣用 Ableton Live 或 Maschine 幹到底的。但 Everydaze 在《FAC:E》中并未這麽做,他在意音質以外的創作與表達,在意聼感上的細節處理。

別説吉他彈奏這些明顯實錄的部分,就説説鼓的部分:它在音色上 vintage 的處理、節制的鼓點,加上周圍的大量合成器音色,很容易誤以爲它是現成的 loop 或 sample(也大可如此處理),但當中其實不乏實打實錄的鼓,要不然也難做出〈24 Hours〉、〈遮多遮多〉的細節與細微變化,使整體的律動更爲流動,也一定程度上貼合王彙筑作爲民謠創作者的有機神采。另外,Everydaze 也似乎瞭解自己的能力所及,因此在以原音樂器為主要配器的〈城市海〉、〈山一直都在〉,找來了莊鈞智協力製作,力求做出歌曲最好的面貌。

Everydaze 值得贊許的另一處,是與歌手/創作人之間的合作,暫且就稱之爲“默契”。不少製作上有瑕疵的作品,通常要不是製作人過於主觀,罔顧團隊意見宰制了整個作品的方向,要不就是太過被動,只專精幾項而無法全面掌控主要的過程與細節。而 Everydaze 與王彙筑在《FAC:E》的關係,看來是理想對等關係。面對風格上的轉變,王彙筑仍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民謠寫作神采,卻與專輯中的 indie pop 面貌相輔相成,并沒有誰遷就誰、誰硬套誰的不適與尷尬。這不單是王彙筑的寫作就能完成,事實上 Everydaze 對於各別音樂元素的整合也極其重要,可以聽見《FAC:E》裏各個成員的各司其職,成就一張聼感自然整齊,甚至比《少女維拉》還要自如的作品。

過往的《少女維拉》,運用民謠與搖滾的配器,以及直率的創作與演繹,將王彙筑被塑造成爲代表著真理、真誠的北歐女神;如今再回頭看,一位初出茅廬的唱作人要背負如此形而上的設定,未免也太吃力。《FAC:E》采用大量合成器的 indie pop 編制,以及内省式的創作,几乎是推翻了前作所立下的設定,卻反而表達得更加從容,作品也更爲完善,仿佛這本該是王彙筑該有的面貌(當然也可以從《親愛的傻皮》中聽到她更原本的樣貌)。所以要說《FAC:E》是王彙筑意義上的首張專輯,其實也不誇張。

這個轉變固然換來的,是《FAC:E》聆聽上的衝擊力比起直率的《少女維拉》低調不少,尤其是在這個充斥著臥室製作 indie pop 與 neo-soul 的時代,從辨識度的角度看的確是比較吃虧。可《FAC:E》做對的一步,就是做出忠於創作者的表達,并讓創作者以自身最舒服和自如的面貌去面對聽衆。可以説,《親愛的傻皮》的簡約是爲了重新建立忠於自我表達的面貌,而《FAC:E》是在此根基下的多元化、精緻化延展;儘管人物設定仍不夠明確,至少創作的路可以走得輕車熟路些。最後的結果是,《FAC:E》能在内斂與外在、内容感性與節奏感知做出不錯的平衡,細緻動人,卻也不張牙舞爪,是個適合陪伴每個反思時刻的佳作。

P.S. 英式口音掩飾不了英語發音與語法的問題…好在口音比起《少女維拉》也收斂了不少。

Fresh 指數 Rating:7 /10

推薦Replay曲目:整張。

〈24 Hours〉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 製作:Everydaze

〈Hey Dear〉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張汎宇 製作:Everydaze、張汎宇

〈遮多遮多〉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 製作:Everydaze 共同表演:陳以恆

〈城市海〉 詞:蕭戎雯、王彙筑 曲:蕭戎雯、王彙筑、王宥盛、莊鈞智  編曲:莊鈞智、王昱詠、蔡巽洋、Everydaze 製作:莊鈞智、Everydaze 共同表演:蕭戎雯

〈山一直都在〉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莊鈞智 製作:莊鈞智、Everydaze

〈Totoro〉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 製作:Everydaze

〈當我站在你面前〉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 製作:Everydaze

〈Mirror Mirror〉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王昱詠 製作:Everydaze

〈Bluebox〉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王彙筑 製作:Everydaze、王彙筑

建議 Skip 曲目:無。

誠懇、進取,但差一口靈氣

By:洗碗背包婦

To 彙筑:

彙筑,七年沒見,你還好嗎?記得在《少女維拉》和你初次見面,那清新認真的模樣確實讓人為之傾心。初試啼聲時,你已經展現出的優秀創作能力,還入圍了金曲獎新人獎,我們都為你雀躍不已。之後的這幾年,你埋怨說,看著身邊比你晚出道的音樂同僚們都連續發了幾張專輯,不曉得要如何打破自己停滯不前的狀態,現在終於聽到你的新作《FAC:E》,自然為你開心。

通過專輯文案讀到你要重新檢視自己,不再否定自身的本質和逃避生命的圓滿和脆弱。這很不像你欸,印像中的你純潔且充滿正能量,想不到心裡是有糾結的,難怪之前有提到為了這張專輯一直不停地反芻思緒,這次放膽去嘗試專輯製作,想必整個過程肯定大有斬獲。

正如你常說的:“創作如同走向一面鏡子,就是透過音樂來表達所思所想,亦能帶給他人感動。”而《FAC:E》裡的每一首歌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生命表情。只是彙筑啊,專輯我聽了不下十回,對“生命本來就有多種面向”的概念還是覺得有些模糊。或許你當初的想法是展現出更多面向的王彙筑,可惜整體的方針不夠完整統一。下回可以不要挑這麼宏大的主題嗎?

其實,一直以來我蠻佩服你的。你曉得的,像你這類型知性創作才女歌壇裡不勝枚舉,早前的彭靖惠、詹宇庭、吳汶芳、王若琳等到近期的壞特、June Pan,每一位的聲音都充滿磁性且溫婉動聽,要出位有如緣木求魚般困難。不過,你仍然毫不畏懼,堅持呈現出在創作領域的野心。那你就得原諒我如實地說出我的感覺啦:你在情感處理和歌唱的技巧有進步的空間。在一些作品裡,你無法生動地烘托出歌曲的意境,更不能深刻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會讓人越聽越容易失焦。

從歌曲方面來點評,除了見證了你這次的蛻變,新作在編曲同製作都精良了不少,個別單曲的電吉他彈奏輕柔得如白霧般蒸汽四溢,當中新進音樂人Everydaze在〈Hey Dear〉和〈遮多遮多〉發揮了無界線的想像力,後者更以薩克斯風、長號、小號、及長笛的管樂加乘,帶領聽眾感受60年代Motown與臺語擦出的火花。以民謠為基底,加上 Indie Pop、Bedroom-Pop、流行電音等多元風格信手拈來提升了作品的質感。只是在創作方面,就如你的演繹少了靈氣,好似心裡有些包袱躊躇不前,若音域跨度再大一些,節奏再大膽一點,相信效果會營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時常害怕犯錯/機會難免就擦肩而過”、“Turn the song on/Lights your heart up/Bring the happiness/All around”,從你口中哼出這兩句歌詞時,心裡感到莫名的慶幸。慶幸自己在有生之年認識了踏實的你,就算在音樂的道路上碰到瓶頸,必須停下腳步重新調整步履,你都沒忘記要坦然接納本身的短處,然後激勵自己慢慢面對、慢慢成長,所以彙築我常說嘛,不管你做什麼事,一定要快樂!一定要享受其過程!這才是最可貴的生活哲學。

Fresh 指數 Rating:7 /10

推薦Replay曲目:

〈Hey Dear〉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張汎宇 製作:Everydaze、張汎宇

〈城市海〉 詞:蕭戎雯、王彙筑 曲:蕭戎雯、王彙筑、王宥盛、莊鈞智  編曲:莊鈞智、王昱詠、蔡巽洋、Everydaze 製作:莊鈞智、Everydaze 共同表演:蕭戎雯

〈山一直都在〉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莊鈞智 製作:莊鈞智、Everydaze

〈Totoro〉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 製作:Everydaze

〈遮多遮多〉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 製作:Everydaze 共同表演:陳以恆

建議 Skip 曲目:

〈當我站在你面前〉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 製作:Everydaze

跟尷尬的維拉Say Goodbye

By:老黃瓜

當年,我真的覺得《少女維拉》是一張很詭異且尷尬的專輯。

2014年王彙筑《少女維拉》果核音樂發行,因為是果核(黃韻玲+鍾興民)期待值自然高,而且文案信誓旦旦搬出「繼陳綺貞、張懸、盧廣仲之後,最受矚目的創作新聲」。

什麼魔法啦、什麼黑暗變光明啦、還什麼每個人心裡都要有個「少女維拉」,而專輯聽下來只有一個感覺:王彙筑是誰?這不是王彙筑,更不是什麼少女維拉,是靈肉分離的企宣成品。雖看到了詭異的企宣聽不見相應的音樂,但歌聲確實不錯,你會希望繼續聽見她,這是當時的尷尬。

第26屆金曲獎最佳新人入圍名單有王彙筑,而那一年FMA最佳新人八個名額:管罄、王藍茵、華晨宇、馬頔、符致逸、柯泯薰、克麗絲叮、孫盛希。FMA名單大概就反映出我們當年對「王彙筑」這個新人的不解。

七年過去(很好奇為什麼新專文案說八年,2021-2014 不是7嗎?),這次的王彙筑真的是王彙筑了,因為你可以從音樂裡相信這件事。去年的〈親愛的傻皮〉EP是熱身,喚起的不只是歌聲,還有王彙筑可以寫出旋律流暢的好歌,關於她的個性也開始浮現。

我原本擔心,新專的音樂重量若延續〈親愛的傻皮〉路線,將太輕撐不起專輯需要的厚度,所幸這張《FAC:E》有Everydaze精準的加持後,詮釋了如何舉重若輕地獨當一面。

尤其,現在隨便點指兵兵都是indie pop的年代,能與創作融洽地製成coherent的sound,並跟其他同性質的有一些區隔,就足以在串流的海洋中抓到比較靠譜的浮板。誠然,這還不至於到鮮明得獨一無二,有濃烈的個人色彩,但王彙筑本身的氣息也沒那麼強勢,也不用去carry 與她不符的期待標。可以這麼說,《FAC:E》給了下來要往indie pop的創作歌手和製作人一個好的參考範本。

音樂方面值得給予肯定,因為已經把八九成專輯會碰到的問題都解決了。可,音樂本身做好了不見得一切就好了。

聽了快十遍下來,可以很理性地知道音樂部分的優勢,但卻沒能興奮得想要敲鑼打鼓跟大家說:「你快點聽王彙筑的新專輯!」思考著究竟是少了什麼無法讓一切一氣呵成,或許就是這三個困境。

一、演唱方式的同質性。音樂避開了,但在N個樂團和創作歌手都在indie pop的年代,絕大部分也都放軟唱法配合樂風,甚至軟到幾乎沒有什麼思考變無聊的軟。王彙筑不至於到那個極端,但她也還沒完全找出自己歌聲放軟中的個性與態度,有做到一點自己的樣子可還不明確,難免削弱了可更大的光彩。

二、文案企宣與歌詞創作不夠sharp。《少女維拉》對我來說是企宣過頭面目全非,而《FAC:E》則過於籠統。「鏡子、反射、矛盾、生活、多面」,self discovery作為命題大如宇宙,歌詞文字與敘述就必須有辦法讓「王彙筑的discovery」立體化。

王彙筑的歌詞大致都跟音樂與編曲sit得自然,相信這張的創作與製作前後順序以音樂先行。文字因此很多時候自然到模糊(這也是很多很多indie pop專輯的通病),可又明明是要跟你說些什麼的。除了〈24 Hours〉、〈山一直都在〉和〈Mirror Mirror〉的歌詞比較能抓住耳朵,其他的即使不聽歌只看文本也很難因此對王彙筑有什麼更深的connection。

關於創作歌手(無論indie or not)是否有必要包辦歌詞,專注演唱的歌手也來寫個好幾首,這個問題的確需要好好探討。這不僅是讓現有作品擴張力有限,亦關乎新一代作詞人難以培育的問題。因為每個歌手都要自己寫,可是又沒有寫得多好,頂多主打歌就留給大牌的來寫好放文案集郵,這終究會壓縮了作詞人的生存空間。

三、王彙筑和魏嘉瑩長相形象真的很相似,而且還合唱過,擺在一起就像夏于喬&宋芸樺。當然,音樂部分風格區分非常明顯,市場對象也很不同,但事實是,直到其中一方有了超級鮮明的形象並累積一定程度的人氣,對一般人來說還是會隨時搞混。不過,這也是三個問題中相對不重要的,因為前兩者一旦克服,這個也會迎刃而解。此外,看得出這次王彙筑的造型與專輯色調設計做出連貫的風格,這就是好的一步。

無論如何,之前那些零碎的「王彙筑」已經過去,第二張專輯已開始構造出「王彙筑」是誰。雖然還有不少功課要做,但最難做好的音樂找到了最佳的默契夥伴Everydaze,是多麼可遇不可求的事。這個旅途,值得繼續奮戰。

Fresh指數 Rating:8/10

推薦Replay曲目:

〈24 Hours〉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 製作:Everydaze

〈遮多遮多〉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 製作:Everydaze

〈山一直都在〉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莊鈞智 製作:莊鈞智、Everydaze

〈Mirror Mirror〉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王昱詠 製作:Everydaze

建議 Skip 曲目:-

不負那一年的金曲入圍肯定

By:蛋黃仔

現實總是殘酷,2015年入圍第26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王彙筑之後的星路似乎沒有更順遂,敖了七年才推出第二張專輯《FAC:E》。但金曲的肯定也不是假的,王彙筑嗓音天生有一個迷人的 tone,演唱自然誠懇。去年發行的 EP 《Dear Sappy》也讓大家看見她創作上的躍進,旋律清新抓耳,和她嗓音特質契合度高。

新專輯《FAC:E》裡也一樣有好幾首上乘的創作。〈24 Hours〉、〈遮多遮多〉hook 鮮明,流行度高但不失特色。〈城市海〉、〈Bluebox〉民謠基底的旋律輕柔優美,更凸顯王彙筑在聲音表情上的細膩表現。最想提的是〈山一直都在〉,這是一首旋律和歌詞相輔相成,副歌短短五句詞直擊人心,簡單卻誠摯動人的好歌。

相比以上歌曲,專輯裡其他的歌曲留下的印象就沒有那麼深刻,但也都在水準之上,尤其是制作和編曲在細節上的處理都有值得回味之處。整體來說,《FAC:E》帶來的聽覺感受是流暢的,但或許歌曲之間的連結性還是不夠明顯,以至於整張專輯的定位和所要呈現的樣貌仍有一點模糊。

現在不同以往,王彙筑要憑《FAC:E》再次得到金曲獎肯定難免有些困難。但或許如同七年前一樣,肯定與否,王彙筑自己的路還是得自己走,路多不平坦她就有多不平反,而山也會一直都在。

Fresh 指數 Rating:7.5 /10

推薦Replay曲目:

〈24 Hours〉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 製作:Everydaze

〈遮多遮多〉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Everydaze 製作:Everydaze

〈城市海〉 詞:蕭戎雯、王彙筑 曲:蕭戎雯、王彙筑、王宥盛、莊鈞智  編曲:莊鈞智、王昱詠、蔡巽洋、Everydaze 製作:莊鈞智、Everydaze 共同表演:蕭戎雯

〈山一直都在〉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莊鈞智 製作:莊鈞智、Everydaze

〈Bluebox〉 詞:王彙筑 曲:王彙筑  編曲:王彙筑 製作:Everydaze、王彙筑

建議 Skip 曲目:-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