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h 中文鲜货色 reviews

Fresh 試聽:佛跳墻《BJ 肆》

佛跳牆的號召,不僅僅是它的明星團隊,而是在所謂的「流行」、「態度」與「技巧」中的平衡兼具。

20190117 buddha jump

發行:地球國際娛樂
製作:妮樂佛創意
製作人:佛跳牆(戴佩妮、黃宣銘、陳君豪、林泓毅、江尚謙、吳貞儀)

By:1319

隨著張惠妹音樂中「流行」與「搖滾」態度的界限越趨模糊,「aMEI」與「aMIT」對我來說不再有實質上的區別;相同的,佛跳牆上張作品《給你看》轉向明亮,戴佩妮的《賊》又將帶刺的一面寫進個人作品裏,我也以為戴佩妮的個人作品與樂團作品之間的界限也並非想像中明確。但是《BJ 肆》證明我錯了。雖然《BJ 肆》又講述(或嘲諷)人心與社交的黑暗面,但「戴佩妮」與「佛跳牆」的界限並非在題材上,而在於更根本的音樂上。

詞曲創作依然由戴佩妮包辦,但與個人專輯中的流行民謠旋律相比,她在佛跳牆的創作更以樂團為考量,將演唱部分精簡化,留白篇幅給樂器演奏,並考慮樂器在當中的編排(〈刺眼〉與〈蒼蠅〉的編排別具心思)與 solo(連鼓手在〈沒人在聽〉也有一整首歌的展示篇幅),將個人印記盡可能減少。甚至,安排樂器 solo 與演唱部分並行:戴佩妮並非絕對主角,樂團是整體團隊,這點更甚前作。上半段下手頗重,各種編排與橋段相當炫技,而下半段更以歌曲整體性為考量,聽覺更為流暢。

佛跳牆表示,「玩音樂不需要太嚴肅」。但這支以培養新一代樂手為初始的樂團,成員如今已是中文流行音樂幕後的製作/編曲/演奏好手,《BJ 肆》再怎麼玩得盡興,也不為 jam 而 jam,從演唱部分朗朗上口的主副歌結構,到個別歌曲清晰的輪廓,還是顧及流行音樂聆聽習慣。而對於戴佩妮的歌迷而言,〈可有可無〉具吸引歌迷的企圖,〈自尋煩惱〉與〈無名氏〉也帶著她流行民謠的色彩。佛跳牆的號召,不僅僅是它的明星團隊,而是在所謂的「流行」、「態度」與「技巧」中的平衡兼具。

Fresh 指數:8.5 /10

推薦Replay曲目:〈自尋煩惱〉、〈刺眼〉、〈Hold On〉、〈蒼蠅〉、〈可有可無〉
詞:戴佩妮 曲:戴佩妮  編曲:佛跳牆 製作:佛跳牆

建議 Skip 曲目:無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